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步道

    作者:赵汀生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9日 15版)

      “九点。应该开始每晚一小时的散步了。”这是作家张洁一篇散文开头的一句话。

      这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散步纳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几乎在每座城市,一条条步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马路边、住宅小区旁、大河小溪畔……我居住的地方,先是在房子后面的山腰上架起了一条环山步行木栈道,似长龙蜿蜒于山间。人们贪婪地呼吸着醉人的负氧离子,在绿树和花丛间穿行,还能不时遇见在树上蹿来蹿去的松鼠,常有人忘记自己已绕行了几圈。没几年,不远处建成几公里长的沿河步道,道路两边铺上适合步行的地砖或塑胶。这样的步道亦成为附近几条新开大马路的标配。“条条大路连步道”,一时在百姓中传为佳话。

      城市化进程加快,楼盘多了,人口密了,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活空间和设施,比如必须有散步遛弯的场所。新公园的规划建设往往受制于用地和房屋拆迁等难题,不是说建就能建成的。人们天天到城外散步也不大现实,不可能都去学梭罗,找个类似瓦尔登湖那样的地方密接自然,抒发哲思。再说,如今散步的方式五花八门,有什么摆臂法、摩腹法、倒退法,不一而足,倘若仍沿袭逛街兼散步的传统,未免欠雅和不便。于是,建步道,成为深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地方官的优选。

      而步道得以迅速发展的最大机缘,是国家的兴盛和民生的改善。由温饱而小康,人们对生活的关注点早已从“如何饱食”切换到“如何消食”。网络日益发达,线上办公、教育和线上经济活动日益普及,“宅人”日增,加上交通发达便捷,出门动辄是私家车、网约车,人们对健身活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散步,作为一种人人都会、不用器械、说走就走,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放松心情的健身运动,广为民众所青睐。

      修桥铺路,是民间做善事的一个古老传统。这里的“路”,过去一般指的是交通道路,如今在城市,助力建步道也不鲜见。曾听说有的居民为支持建步道,捐出了自家的菜地、花圃,步道建设规划区域内私有建筑的拆迁,往往也来得顺畅。百姓对步道的喜爱可见一斑。

      一次晚餐后散步,见步道上缓缓来了辆轮椅,上面坐着一位老先生,由一位老太太推着,看样子两人都有八十多岁了。不一会儿轮椅停下,两人相互搀扶着交换了位置,继续前行,夕阳中的温馨和从容,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我感动之余颇有些好奇,趁老人停歇时上前与他们聊了起来。原来,这对老夫妻素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腿脚还利索时,每天坚持一起走半个多小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走一会儿就感觉吃力,加上家门前的一段路狭窄又有些坑洼,便不再散步。后来,步道铺到了家门口,他们便买了辆轮椅,每天傍晚两人一坐一推,轮番作业,边走边歇,散步生活又回来了。

      据载,散步发端于魏晋南北朝。当时,一些文人雅士平日里除了聚集在一起饮酒作诗谈天说地,为追求延年益寿,还热衷于服食类似于仙丹的“五石散”。这玩意儿催人兴奋,也令人燥热,便有人以走动的方式,来散发身体的热量,叫作“行散”,后演化为“散步”。唐宋以降,出现了许多与散步相关的诗句,如白居易的“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苏轼的“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等等。尽管如此,这反映的大多是文人名士的生活,散步这只“燕子”,似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不难设想,在那些生活艰辛的年代,平民百姓终日为果腹生存而疲于奔忙,多少人会有散步的闲情逸致?

      散步从名士运动转变为大众运动,经历了悠悠千载,而作为其载体的步道,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长”一“短”,彰显的是岁月的沧桑,时代的侧影。

      (作者:赵汀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