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2日 星期五

    两颗风云气象卫星正式业务运行

    作者: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王亮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2日 08版)

      本报北京12月1日电(记者崔兴毅 通讯员王亮)12月1日,经过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和今年汛期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的“实战”考验,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正式业务运行。

      作为全球观测业务序列中的成员,“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为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服务加开“早班车”,风云四号B星充分发挥快速成像仪所具备的分钟级250米分辨率区域成像“鹰眼”作用,两颗卫星高效支撑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应急减灾。

      这是继2018年5月1日我国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试验星风云四号A星业务运行后,风云气象卫星业务运行大家族的再一次壮大。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王劲松介绍,两颗卫星在“实习期”表现出色,如今“转正”,在我国气象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业务卫星,风云三号E星填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在晨昏时段卫星资料观测空白。在“梅花”“马鞍”等台风影响期间,利用该星搭载仪器开展数值预报同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星改善了各层次尤其是中高层重力位势高度场、温度场和风场的预报偏差,使得观测预报互动进一步加强,提高了路径预报准确度。该星资料同化还提高了定量降雨的预报评分,增强了数值预报系统对降水的预报能力。

      风云四号B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业务星。在试运行期间,该星共启动22次加密观测,其快速成像仪机动观测能力在华北区域降水、青海强对流、东北冷涡、台风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8月8日,来自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的专家学者,紧盯台风“木兰”的前身——南海低压。一场台风加密观测试验就此展开,通过利用风云四号B星、机载下投探空仪和探空气球,最终得出的试验结论与8月9日全国天气会商给出的预报结论相符,智能加密目标观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验证。

      在试运行期间,风云三号E星通过数据分发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每日推送约650GB数据,持续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数据服务;风云四号B星通过“天擎”提供了包含90种产品的共享服务,并通过网站对外发布37种产品。

      正式业务运行后,风云三号E星将与风云三号C星和D星实现三星组网,每6小时为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一次完整覆盖全球的观测资料,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风云四号B星将与风云四号A星实现双星组网,进一步满足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气象监测预报、应急减灾的需求。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4型19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7颗业务在轨运行,正持续为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