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国家级“双高”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激活校企活力,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构建了以“三层面、三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成熟可鉴的“三三制”社会服务体系。
构建校企协同、同频共振的“产业、企业、职业”全覆盖社会服务体系
为破解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的现实难题,激活校企活力,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企业和职业的新路径。
专业建设紧密围绕汽车产业方向。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发展方向,学校及时调整汽车产业链相关专业设置,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调整传统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训基地建设执行汽车企业标准。校企共同打造9个覆盖中日德美主流汽车品牌的汽车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满足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需求。3次承办长安福特全国服务技能竞赛,承办上汽大众斯柯达大西南区服务技能竞赛,上汽大众SCEP实训基地被评为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展学历教育与员工培训,近3年社会服务达15000余人日。
社会服务推动职业岗位技能提升。作为重庆市首批第三方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机构,学校联合重庆汽车职教集团等平台,开展汽车维修工师资培训、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服务重庆市内近20所中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年均培训鉴定本地知名汽车企业近1000余人。充分运用校企合作基地和学校智力人才资源,常年为多家企业全国经销商、员工进行汽车售后服务技术、汽车服务顾问等培训认证,开展企业技术等级培训认证100余班次,培训企业员工5000人日。
校企共同制定培训标准,共建师资团队三方保障社会服务体系
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共建师资团队,全面保障社会服务体系。校企协同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在校生职业教育和企业员工的再教育,培训有标准有层次有依据,教学资源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师资团队建设可融合可持续可保障,为探索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校企共同开发培训标准。学校与长安汽车共同研制四层次《CIC技术培训认证体系标准》,校企制定教材动态开发与审核制度,保障教学培训教材的立项选题、规划设计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接轨,开展教材提纲与教学内容审核,确保人才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知识等教学内容有机融入。
校企共同建设教学资源。主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投入1100余万元,整合7家汽车相关企业和20余所知名院校,共商共建视频、动画、微课等开放化教学资源。目前已培训学员13万余人,覆盖单位超2000余个。成立全国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资源库联盟,汇聚6个汽车专业领域的国家级资源库,推进“资源库+培训”数字转型。
校企共建融合型教师团队。学校派出师资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实践和培训,获企业颁发的技能认证和培训资格证书60余人次。聘请全国技术能手等企业师资20余人,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专题讲座、1+X证书培训考核、技能大赛指导、项目申报,出台外聘教师管理制度,确保每年外聘教师课时占比20%以上。
近3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校企合作企业,持续开展企业员工技术技能培训,年均培训达5000人日以上;开展面向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的“汽车维修工”培训和技能鉴定,年均1000余人次;获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项目11个,培养培训中高职专业教师7000余人日。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结合专业群的内涵建设,匹配行业企业发展变化的需求,继续探索“三层面、三方面”社会服务体系,以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服务我国汽车行业发展。
(作者:金明 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