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探寻苏州古城保护的秘密

    ——读报告文学《家在古城》

    作者:丁晓原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3日 14版)

        苏州园林 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家在古城》(刊于《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9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是小说家范小青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由小说而非虚构写作,是一次值得期待的转型。《家在古城》是一部关于苏州古城保护治理的纪实之作,告诉读者古城保护的苏州经验与苏州智慧。

      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产物,也是民族社群多样性文化发生的容器。而古城则是物质与精神种种历史记忆的“存储器”,也是解释历史百科的“活字典”,更是现代人乡愁的原点、精神的憩园。但人类常常是充满矛盾和纠结。一方面,创造与发展是人类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人类只有知道了“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楚将“向何处去”,这就需要守望维护好自己的历史之“根”。这样,平衡好城市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就成为共同的课题。正是在这里,苏州的个案,中国的范例就具有了世界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另外一种表述是资格。它需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古城足够“古”,而且“古”得丰厚;二是古城发展又能与时俱进,体现出现代化行进的速度与高度。真正的现代化不是历史与现实的断裂,而是它们的有机接续。这些要素对苏州而言不仅是兼而有之,而且是兼而“优”之。25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14.2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域,世界文化遗产、国保省保文物、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各类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同时,苏州经济持续发展,总量在同类城市中遥遥领先。现代与传统的相得益彰,成就独具苏州特质的“双面绣”。书写对象的这种价值指数,奠定了报告文学《家在古城》的价值基础。可以说,这样的写作既关乎“国之大者”,也提出了联通世界的议题。

      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写作苏州古城保护与治理这样一个大的题材,是一项难度系数大的累活。“我这一次的任务,跟我以前写东西不一样。我要全部真实的东西,要采访好多人,不能编的,接下了这个几乎超出我能力之外的重重的任务,就是因为我喜欢。”作者知道报告文学的非虚构特性,规定了它是一种行走的文学,于是夏顶烈日冬迎寒风,走街串巷,与人叙谈,接通古城的气场。但更为重要的是喜欢。“我就是在古城长大的,几十年来一直和古城同呼吸共命运,我就是‘家在古城’的一分子。”“每一条巷,都像是我的童年,像是我的亲人;每一座桥,都能让我心动,都能让我欢喜;每一座宅,都是我最留恋、最亲近的,像是我自己的家。”因为有着这种生命共同体式的“喜欢”,所以作者的写作更用心用情,也更投入用功。

      在《家在古城》中,作者不只是采访者、见证者、叙事者,而且也是一个“自我”,“我”的存在部分地成为作品叙事的内容。这样就使《家在古城》的叙事凸显出某种由内而外的“内部写作”特质。整部作品由《家在古城》《前世今生》和《姑苏图卷》三部分组成,开篇就叙写作者回到同德里,“这就是它,我的同德里的家,就是一直留在记忆深处的它,今天仍然是那个样子,仍然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同德里”。而同德里就是电视剧《都挺好》的取景地。作品从这里切入长篇的叙事,它开启的是作者的记忆之门,也是我们进入古城和古城保护的历史之门。这样的结构设置,开篇就能牵引读者的兴味,而且由儿时邻居小朋友和现在的街坊在此居住的故事,真切地反映出历史宅院保护改造中的重点难点堵点和政府的作为及其成效。《五卅路册页》这一章打开的则是遥望的历史通道。“随父母从松江迁往苏州居住,我们最早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五卅路。“五卅路一带,就是苏州古城最早的位置——子城。”这样与“我”有关的多种叙说,不仅使“家”与“古城”有了更为紧密的内在关联,而且也让作者获得了更多从写作对象内部展开叙事的便利与可能。

      《家在古城》是一部具有浓郁而鲜明的苏州文化个性的纪实作品。它的文化个性体现在古城整体性的文化氛围中,体现在作者重点叙写的保护项目中,也体现在古城保护“群英谱”的叙事中。《家在古城》属于事件类、工程类写作,但作品以人物作为叙事重心。各式的人物各有各的故事和个性。

      近年来,有更多的小说家转向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使此类作品呈现出新的样貌,带来新的阅读体验。《家在古城》也彰显出小说家写作的特征。小说与报告文学都是叙事写作方式,除了虚构,小说叙事艺术尽可进入报告文学文体。“小说小说,小处说说”。作为一部叙写重大主题的报告文学,《家在古城》有对决策者顶层设计重要材料的取用,有以新闻插播方式对重要信息的嵌入等,显示出古城保护事业的历史脉络和当下场景,但更多则是“马桶革命”、小巷路面处理、古桥古井等“小处”的细说。其实“小处”可见大要。“马桶革命”见证了苏州古城保护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恒心,而水泥路、沥青路、弹石路、异形混凝土铺地青砖等变化,则表征了古城人打理古城的细心和精心。

      范小青家在古城,她是苏州的女儿,作品流溢着抒情的色调,但她在写作中也直面苏州古城保护中依然存在的难题。作品不全是人与事的再现,也有不少的思考:“今天,我们所保护所修复的,都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而身处今天这个时代的我们,适逢时代变革发展,除了保护好古迹,今天的我们,又能给我们的后人留些什么呢?留些什么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时代特征还有文化含量精神价值的东西呢?”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回答。《家在古城》重点书写苏州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秉持“保护、更新、民生”的理念,整体性地推进古城保护伟大实践和卓越成就,富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这样的时代之问。《家在古城》展示出一幅美好的新姑苏繁华图,抒写的是一首古城奋勇向未来的行进曲。

      (作者:丁晓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