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宁波: 精准聚焦共富“七条跑道” 打造现代化市域样板

    作者:陈旭钦 管如镜 胡拓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5日 16版)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2021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浙江新的光荣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于2021年8月正式发布。一年来,宁波勇挑大梁、勇当先锋,精准聚焦共同富裕“七条跑道”,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

      11月12日,宁波市政府与国研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了“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研讨会。与会专家表示,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宁波要讲好共享与发展共同富裕的故事,向世界发出宁波声音、提供中国方案。

    第一条跑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只有做大“蛋糕”才能切好“蛋糕”。宁波充分激发各种要素的积极性,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强化民营经济和制造业、外贸业的优势,创新活力,挖掘后发潜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积极发挥参与财富创造的技术、资本、信息、数据、土地、劳动等各类要素优势,激发各种要素的创造性潜能。

      去年,宁波GDP达到14594.9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12位,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   从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铸就“硬核”力量,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宁波对外开放能级不断提升,双循环格局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稳固的发展支撑。

      从工业立市到智造强市的升级,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可靠的物质财富创造能力。从“专精特新”到“单项冠军”,宁波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83家,创新驱动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

      既造经济之“富”,也谋社会之“裕”。宁波依托港口之利、开放之先、制造之强,不断夯实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启“硬核”发展模式,为推动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条跑道——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宁波构建“精准画像”数据库,实施“扩中提低”九大群体、七大领域专项行动,不断激发民众勤劳创新致富动能。以“扩中提低”为核心,宁波优化初次分配,坚持就业优先,完善要素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新市民融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宁波打造“甬上乐业”2.0版,优化灵活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稳定就业、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提升能力并重的政策体系,经验在全国推广。

      今年前三季度,宁波新增城镇就业超20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2.36万人。面对残疾人这一就业困难群体,积极推广“工疗车间”经验,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带动机制。

      健全二次分配,提升民生福祉。宁波持续优化财税调节机制,稳步提升民生支出,兜住基本民生底线。推动三次分配,发展慈善事业。宁波加强慈善品牌和载体建设,“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成为民政部社会救助改革的试点。

      2021年,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43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37个大中城市前列。家庭可支配收入10万—50万元群体比例已超过四分之三。打造合理、有序、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奠定了良性的共同富裕体制基石。

    第三条跑道——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宁波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聚焦山区海岛,推动乡村振兴,开展对口支援与山海协作,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山海互济,区域发展更加平衡、协调、包容的共富之路。

      一方面,宁波加快推进沪甬、沪舟甬两大跨海通道建设,缩短宁波到上海的时空距离,带动人才、科研、产业等持续跃升;另一方面,宁波联合舟山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高效发挥资源集聚效应,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缩小“三大差距”是共同富裕的核心任务。宁波主动聚焦山区海岛,围绕薄弱地区抓协调发展。针对四明山片区,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针对南翼海岛片区,发展蓝色经济,找到实现共富的关键钥匙——“有风景的地方就有产业”。

      2021年宁波城镇化率达到7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72,连续17年呈缩小态势,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绩领先。

    第四条跑道——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多年来,宁波聚焦群众全生命周期需求,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宁波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优质均等、制度接轨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快补齐托幼、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短板,12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宁波持续做好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建设“宜育城市”,注重公共服务补短提质,全龄友好型社会等民生补短板行动,加快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擦亮“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全市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已达29.06人,位居全省前列,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56个,积极构建“易育城市”。

      宁波推进基本社会保险扩面、商业补充保险发展,“浙里甬e保”“天一甬宁保”等惠民商业保险项目和平台深受群众欢迎。探索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从发展型向共富型跃升。

    第五条跑道——文化发展精神富足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强烈诉求。

      宁波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群众文化获得感得到切实提高,社会文明取得新进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速构建,成为全国地市级“全民艺术普及示范推广中心”。建成全国文明镇8个、文明村27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建设文明典范城市,擦亮宁波文明底色。宁波人崇德向善,神秘捐款人“顺其自然”连续23年为公益事业捐款,这一行动背后代表的是无数凡人的善举,也寄托了走向共同富裕、精神富有的美好信念。   

    第六条跑道——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波始终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全方位建设低碳城市,着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协同生态资源资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

      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协同生态资源资产,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宁波自获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以来,全面开展能源“双控”攻坚战。积极实践“两山”理论,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深化全域治水攻坚,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2021年,宁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95%,PM2.5浓度仅21微克/立方米。

    第七条跑道——社会治理新路径

      宁波不断推进简政放权,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平安宁波建设,构建“整体智治”社会治理体系,平安和谐逐渐成为宁波市的“金名片”。

      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宁波多年来持之以恒创新社会治理,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简政放权,便民惠企提升群众获得感。便民“一件事”、惠企“一件事”以及一批机关内部“一件事”,实实在在为公众和企业减负。大刀阔斧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逐步由“条块化政府”向“整体性政府”转变。

      宁波持续健全网格化精细管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新基层治理方法,形成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工业集聚区社区化服务与管理规范》成为全国较早推行的地方标准。

      建设“整体智治”体系,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撬动社会资源协同治理,巩固共同富裕安全底线。“81890”求助服务中心、“书记一点通”“移动微法院”等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有求必应的便民服务。

      宁波市委负责人表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样板,必须坚持对标对表、示范先行、扬长补短、为民造福,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探索突破,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率先推进共同富裕上探索突破,坚持国家所需、城市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打造出一批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先行。    

      (作者:陈旭钦 管如镜 胡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