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孕育了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作为“母亲河”的长江、黄河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也积淀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城、大运河、长征,是不同时期的伟大创造,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坚强意志。
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使之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此后,从中央到地方,规划方案相继出台,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逐渐走上快车道,一个个重要项目逐步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要求,再次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明确了方向。作为我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典型标志,国家文化公园应如何更好地展现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又应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文化空间 展现中华文化精神内核
在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如同静待扬帆起航的“运河之舟”,与静静流淌的古运河交相辉映。一路南下,河北沧州的大运河畔,游客们漫步在运河堤顶路,感受谢家坝所蕴含的中国智慧;江苏扬州的三湾非遗文化园里,亭台建筑、小桥流水,让人恍如置身于画中的江南世界……这一个个闪亮的地标,既展示着大运河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也讲述了大运河新时代的发展历程。
“大运河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产物,特别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创造了无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奇迹。它象征着创新、协同、开放、共享的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教授陈喜波说。
国家文化公园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的长征,连绵不断的“民族脊梁”万里长城,还是孕育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长江黄河,它们都展现着中华山河壮美,凝聚着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等精神文化内核。
根据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解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几大国家文化公园涉及地域广阔,沿线分布着大量的文化遗产,也串联起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湖北大学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熊剑平认为,从发展历史来看,大江大河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根脉,起到了“一线串珠”的作用。如长江流域拥有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不同文化形态兼容并蓄,交融互动,共同构成了包容开放、多元共生的长江文化。
在湖南,“半条被子”的故事感人至深;在广西,湘江战役悲壮辉煌;在贵州,遵义会议改变了历史……跨越大半个中国,超过2000处长征文物散布在沿线15个省区市的广袤国土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建设分散的红色文化资源,对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意义深远。
熊剑平指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需要现象级的符号来承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着力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激发文化认同,展现文化自信,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通过打造一批中华文化标识,构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国家符号体系和传播体系,有助于提升国内外对中华文化整体认知和系统了解,推动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表示。
立足保护优先 探索资源保护传承新路
张鹏是河北秦皇岛的一名长城保护员,如今,科技的发展让他的巡查工作有了新的变化。“我们用无人机全方位立体化地对长城进行拍摄记录,可以巡查到那些年久失修、难以徒步巡查的路段,还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提醒游客文明游览。”他说。如今,长城保护员制度已经写进《长城保护条例》,成为长城保护“安全网”中的重要一环。
做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要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真实完整保护传承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目前,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山西、山东、宁夏等地都出台了省级长城保护条例,陕西实施省级长城保护总体规划,青海印发明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京津冀三地签订全面加强长城协同保护利用的联合协定,建立长城保护利用信息共享机制。
“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出发点。”席建超指出,在相关规划方案中,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是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创新,构建了以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当地社区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模式,扭转了过去仅靠文物和文化部门保护的弊端。
“在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空前加强,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和修缮。”陈喜波告诉记者,“北京市为了保护珍贵的运河文物八里桥,在古桥西侧建造一座新桥替代老桥的交通功能,让古老的八里桥‘退役’,进入文化遗产保护状态;生态保护和建设进步巨大,运河两岸水清岸绿,鸥鹭翱翔,美景如画。”
在黄河沿线各省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正在稳步开展。当前,青海、宁夏完成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统计工作,为更好地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奠定基础。“长江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活态文化遗产,要立足保护优先原则,加强原生态保护、活态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平衡资源保护和经济利益间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利用。”熊剑平说。
推动文旅融合 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
“长江三峡红叶期即将到来,我们在网上发起了长江三峡徒步活动,有很多人加入了我们。”来自重庆的徒步旅行资深爱好者王华林说。三峡风光,有幽深秀丽,也有雄伟险峻,每年深秋,层林尽染的美景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在江西赣州,“走一段长征步道,吃一碗红米饭南瓜汤”成为吸引游客参与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62条长城主题精品线路,将生动呈现万里长城之美。大运河京津冀段已经实现旅游通航,从通州古城乘船南下,一水之间风光无限……国家文化公园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宝藏库”。随着创新旅游产品和主题线路的推出,不少相关景点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契机下,更多沉睡的文化资源被更好地发掘。当前,不少文旅建设成果广受游客好评——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自去年开馆以来就人气不减;山西已建成长城一号旅游路1534公里,串联起一路好风景。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当前重大的文旅融合工程,将成未来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席建超说,“要加强文旅产品创意创新力度,实现文旅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群集聚,培育特色文旅产业功能区。各地也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公园化管理模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陈喜波指出,要想更好地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供给;其次强化文化转化,要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实现有效的传承和利用;再次要发展多样化的文旅体验方式,让文化走进生活,如借助体育休闲、文物考古、现代科技、非遗体验等让游客有切身的文化体验感。最后还要大力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方式,实现文化旅游的提质升级。
运用技术创新手段丰富旅游形式,为游客呈现更生动的历史场景。如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龙头项目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将采用创新高科技的表现形式,数字化展现血与火的历史,将成为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红色文旅场馆。
随着更多标志性项目纷纷亮相,文旅主题产品不断推出,历史和文物活起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见证历史沧桑的文化标志将焕发时代的生机活力,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