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大闸蟹,30斤碧螺红。这就给您发货,明天中午确保收到。”10月18日上午9点,记者还没跨进东山农产品综合经营店的大门,就听到老板潘利根的声音。
“太湖蟹遇到了好辰光!”潘利根边忙边跟记者说,“你路过滨湖大道湿地那儿,有没有看到飞来过冬的候鸟?报纸上说有五六十种,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你晓得啥原因?太湖水越来越清了,鸟儿们都喜欢来这里度假。太湖大闸蟹的品质也越来越好,3两多的雌蟹今年卖到了65块一只,客户的嘴巴刁得很,如果不好吃,哪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一上午,潘利根的手机响个不停。
2018年洗脚上岸的80后东山蟹农潘利根,如今不但没闲着,还比养螃蟹的时候更忙碌了。
东山镇位于江苏苏州吴中区,是太湖东南岸的一座半岛,东、南、西三侧紧靠太湖,拥有湖岸线60公里。20世纪90年代末,太湖水质出现富营养化,夏天苏南地区的太湖蓝藻频发。“那时候我还在上高中,一到夏天湖水就容易发绿。”潘利根说。
拆除围网养殖,是改善太湖生态环境的第一步棋。2018年4月13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发布《关于太湖围网拆除的公告》,决定拆除太湖苏州行政区域内水域围网。
围网拆除了,蟹农生计怎么办?区里、镇里和村里耐心做工作,除了依法给予围网拆除补偿,还为转岗渔民组织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渔民养殖户的出路问题。最终,适龄蟹农100%实现了再就业。
2018年太湖围网拆除时,东山镇同步启动标准化池塘改造工程,打造万亩生态养殖区,延续太湖蟹产业链,潘利根销售的大闸蟹正是来自东西大圩。62岁的徐玉根在退捕后承租了其中的65亩,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实践,他发现内塘养殖大闸蟹质量并不差,甚至更容易出精品。东西大圩不仅让太湖蟹品牌得以保留,一辈子养蟹的徐玉根们也因此有了寄托。
转变农业结构生产方式是东山镇走的第二步棋。东山镇在做好果树改良的基础上,2019年开始面向果农开办培训班,帮助他们掌握电商销售和短视频推介技巧。借助电商平台,2022年,东山镇枇杷销售额突破4.47亿元。2021年,枇杷销售占东山农业总产值8.6亿元的一半,水产养殖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4降至1/8。用当地镇干部的话说,“保护太湖和富民强村,我尼(我们)两样都没耽误”。
2020年7月,东山响应号召实施太湖水域禁捕退捕,这是让太湖休养生息的第三步棋。镇村干部连续四个月不休息,靠前一步、支部引领、网格联动、精准帮扶,四个月后,太湖村808户持证渔民提前完成签约移交任务,稳妥实现再就业。
记者回程途中,经过位于东山镇东北方向的吴中区太湖取水口。只见霞光中苍鹭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飞舞,对岸的金庭镇西山岛清晰可见。在太湖边耕作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经常能看到太湖里的大鱼跃出水面;对水环境十分挑剔的天鹅,连续多年成群结队来到太湖边过冬。
守着“六分”太湖水,做足“十分”太湖美。吴中区拥有三分之二太湖水域,区里每年将预算内可用财力的约10%用于太湖保护。2021年8月1日,《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实施,将吴中区金庭镇范围内27个太湖岛屿及太湖水域纳入保护范围。苏州市明确,10年内由市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生态补偿资金30亿元,将太湖生态岛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低碳、美丽、富裕的生态示范岛。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负责招商的同志告诉记者,包括度假区在内的整个苏州太湖沿岸区域,恪守着最严苛的生态保护标准:太湖1公里范围内不得开设工矿企业;全区有近50%的陆地面积禁止或限制开发,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是全省生态红线区域最大的区(县、市)。
沿岸产业变高、变轻,太湖卸下沉重的负担,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据苏州市环保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苏州区域太湖水质达到近5年来的最好水平。
千百年来,太湖养育了一代代江南儿女。如今,她正重回青春。
(本报记者 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