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探索】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出台多个教育指导文件,积极引导中小学作业减负增效,促进教育可持续、优质发展。高质量作业成为学校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多方协同,“四位一体”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价值认同:站在学校治理的高度认识作业价值
学校教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学校教育工作方方面面的协同。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常态化组成部分,其应有的价值只有被充分认识并且发挥出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才有可能高质量发展。
随着对作业价值认识的全面和深入,其立体化的价值张力越发清晰凸显。第一,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这种延伸,既可以是针对课内学习的适度补充,起到强化巩固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是基于课内学习的灵活拓展,帮助学生体验课堂有限学习时空内尚未触及的内容。课外的作业和课内的学习一起构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第二,作业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课堂上学生几乎每天都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而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彰显,因为作业往往是考验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如何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因此经历又一段有意义的学习旅程。第三,作业是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可以获悉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从中发现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由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学校相关部门也可以定期通过检查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及教师对学生作业反馈的反馈情况,了解和把握教师日常教学情况。第四,作业是学生课外生活的引导。通过作业布置,学校可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课外生活的安排进行积极引导,从而让学生的课外生活得到有计划的合理安排,特别是多样化的作业体验还可以让学生的课外生活过得充实和有意义。第五,作业也是家校联系共育的纽带。家长通过学生带回的作业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度,学校通过学生作业本上家长的反馈与评价,获知家长的诉求和感受,从而建立起了家校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因此,作业应有价值的彰显和潜在功能的发挥也是学校治理的现实要求和目标追求。
专业设计:通过专题教研提升作业品质
作业的价值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出来,有赖于作业本身设计水准和质量体现。
一是要体现正确的目标导向。作业设计的目标导向,具体而言,就是育人为本、素养为基。二是要体现明确的实践参照。这种实践参照包括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和学生学情的现实需求。三是要体现适切的质量兼顾。高质量的作业需要教师经过专业性的选编以及创造性的改编和创编等多样化劳动产生出来,还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协同,从而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建立在学生有效学习以及身心良好发展的基础上。
精准指导:基于错题成因分析给予差异指导
概括起来,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主要由如下成因所致。一是学习态度问题。学生的态度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或因贪玩所以应付,或因讨厌作业所以敷衍,或因抄袭所以人错己亦错。二是学习习惯问题。学习的习惯问题也有不同表现形式,如单纯地马虎求快所以错误难免,又如一心二用所以答非所问,再如不会检查所以漏洞百出。上述原因一般在低学段的学生中比较普遍,因为自律等品质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三是学习基础问题。这种问题出现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对新知识理解不深,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认识模糊,整体而言,学科知识的学习比较碎片化,没有现成完整的认识与理解,所以错误频出。四是学习能力问题。主要表现为或因高层次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完成有较高思维挑战的作业;或因灵活性迁移能力欠缺,不能及时识别新问题情景里的隐含条件,以致无法应用课堂所学予以解答和解决;或因综合性应用能力较差,不能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并综合应用所学解决复杂问题。五是外因干扰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受一时负面情绪或意外事件干扰,无法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完成作业。这种原因主要以偶发居多,表现为一时或一个阶段。六是心智发育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心理发育、智力发育以及身体发育和正常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作业水平低于普通学生。
学生作业问题的成因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表象看实质,因人而异地予以差别化的反馈和个别化的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作业方面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体现指导和辅导的精准与实效。
长效管理:遵照国家政策要求促进校本落实
中小学要严格遵照教育部有关小学中高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的时间规定,以及禁止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作业批阅和学生指导方面的管理。
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从形式上,要做到全批全改和及时反馈,批改符号规范,反馈用语精当。从质量上,教师的反馈指导首先要全面,既关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表现,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习惯的培养,同时,教师的指导还要注意差异性和个性化,要充分适应学生的基础、认知的特点和发展的潜能,追求指导教育作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作者:胡庆芳,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