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谢志磊:绿水青山守护人

    作者:本报记者 赵斌艺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30日 01版)

        谢志磊在大黑河畔准备采集水样。本报记者 赵斌艺摄 光明图片

        扫码微视频 看一线故事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千万要小心,可别开进了青沟!”谢志磊瞪大眼睛,注视着冰面不停叮嘱。

      这是今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水环境监测室负责人谢志磊带领团队冒着冰雪,踏上呼伦湖,开展冬季水生态监测工作。

      车外是千里冰封的呼伦湖,寒风凛冽,空气中冒着白烟,气温低至零下四十几摄氏度。湖面上的尖冰像一根根利刺,极易扎破车胎,很多地方只能被迫步行。

      “当地人把这种没冻实的地方叫青沟,仅有一层薄冰,冰下的水清晰可见,一旦没看见不小心开过去,就会掉进湖里。”经验丰富的谢志磊下车勘探湖面情况,眉毛和睫毛都结了一层霜。

      水域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的呼伦湖,是全国首个试点开展水生态评价考核的湖泊。白天,谢志磊和同事一起采集样品;晚上,一起分析测定数据。

      “天再冷、冰再厚,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环境监测工作就是这样,条件很艰苦,但我既然选择了就不怕吃苦。”谢志磊说。他穿越过林海草原无人区,借住过边防连队的宿舍,经历过蚊虫叮咬带来的皮肤过敏,在泥泞的沼泽地里长时间陷车……

      1987年出生的谢志磊中等个头,穿着朴素,一条牛仔裤搭配运动外套,细细的边框眼镜透着几分严谨。他是同学眼中的留守博士,7年前从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毕业,本可以去发达地区发展,但他毫不犹豫留下来,成为内蒙古环境监测总站的第一位博士。

      客观、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真实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谢志磊办公室的水质监测系统里,内蒙古自治区内53个水质自动站传来的监测数据一目了然。他每天都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判断水质情况,编写各种报告。专业的数据支持,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近年来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了多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水站投入使用初期,我们通过分析连续实时的自动监测数据,发现有企业偷排污染物导致地表水主要指标明显上升。我们立即将此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督促企业改进污水处理工艺、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保证了下游考核断面的持续稳定达标。”

      每一项环保标准的确立,每一个环保决策的出台,都离不开环境监测人员长久的监测和科学的分析判断。“这些年,我们的江河湖海越来越美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谢志磊说,他很庆幸能成为一名绿水青山守护人。

      “志磊虽然年轻,但作为技术骨干承担了大量重要的环境监测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田永莉告诉记者,谢志磊编写的《“一湖两海”环境质量信息》,对“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科学评估;牵头编制的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案,为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科学、权威、高效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初秋的呼和浩特大黑河畔,碧波荡漾、候鸟纷飞,马鞭草连成一片紫色花海。行至河边,谢志磊熟练地拿出一个取样桶。

      “要不我试试?”记者拿过取样桶,握紧绳索,慢慢松开,谢志磊在一旁耐心指导。

      “停!到这就可以了。”桶下沉到河面下约50厘米处,记者停留片刻,待注满水后往上一拉,完成了一次简单的河水采样。

      为了这简单的几个动作,采样人员需要在极端环境下徒步跋涉几十公里。看着手里这一桶清水,谢志磊感叹:“只要我们的汗水能换来清水,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本报记者 赵斌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