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年前,我辞去公职,从湖北老家来深圳创业。南下的火车上挤满了乘客,深圳火车站更是人头攒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机会。几年后,我发现,尽管人们常说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户籍人口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但随着第一代特区建设者相继退休,以及大批老年人跟随在此工作的子女定居,这座年轻城市所面临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2007年,我在南山区创办了居家养老社和颐养院,正式踏入养老行业。刚开始那几年,前期投入大、收益慢,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但我告诉自己:把这些为国家、为社会作过贡献的老人照顾好,让他们安享晚年,才是对他们的应有回报,也可以让他们的子女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后来,在党和政府帮助下,我为照顾好老人们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借鉴香港的养老模式,让住进来的老人不仅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能享受到星级宾馆的服务;推广“康复式养老”和“医养结合”新型养老理念,组织专业人士为老人进行身体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现在,深圳正在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是民生幸福标杆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我会继续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带动更多力量,努力让老人们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严圣禾、王建宏、张文攀、禹爱华、龙军、高建进、温源、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