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践行“全科融通育全人”理念 定向培养优秀基层水利人才

    作者:韦弘 罗显克 刘存香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6日 11版)

      近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的基层水利人才定向班受到基层水利单位的广泛肯定和认可,基层水利单位上报的培养计划人数从2020年的84人增加到今年的163人,投档人数2113人,录取投档比例超1:12,录取考生最高分440分,录取平均分数365.8分,高出广西高职高专投档线185.8分,招生生源充足、质量优良。

      基层水利人才定向班需求“火爆”的背后,是学校“全科融通育全人”创新发展理念的有力实践。

    以基层需求破困境

      当前是我国从传统水利向保障水安全的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广西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矛盾突出,基层水利人才专业能力薄弱,人才“下不去、难留住”的困境,既是制约水利建设的最大瓶颈,也是水利高职院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破解难题的现实需要和改革动力。

      学校立足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广西水利新时代发展总要求,以解决基层水利人才发展诉求、破解基层水利人才短缺为问题导向,经过10年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全科融通育全人”的发展理念,定向培养具有水利、电力、机械、经管等多学科知识,具备“一岗精多岗通”的全科融通型,能扎根基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层水利人才,适应灌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等基层岗位需求。

    以价值引领塑“全人”

      学校传承“水基因”,把“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校训融入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中,将“上善若水的价值、滴水穿石的品质、行云流水的知识、如鱼得水的技能”四维培养规格贯穿“专业教育+专创融合+社会实践”三大育人体系中。厚植学生“上善若水”忠诚担当的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李冰父子兴水利、惠民生的实干品质激励学生秉持“滴水穿石”扎根基层的初心使命;以大藤峡水利工程等大国重器来锻造学生学悟“行云流水”全科知识;以基层“多面手”莫建英、陆政等水利工匠为榜样培养学生“如鱼得水”一专多能的全科技能,搭建起育人体系的四梁八柱。多年来,学校已培育了1.05万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基层水利“全人”。

    以“全科融通”强技能

      围绕“目标为本 标准为源 产教为体”涉水专业群建设理念,学校实施“主课堂+创新课堂+乡土课堂”三堂联动重构课程体系,达成学生多科知识培养目标;投入7100多万元建成了规模大、功能全的“实景化、水情化、信息化、双元化、民族化”五化全景教学工场,破解水利工程偏远教学难实践的难题,实景化历练多岗位融通,培养学生在基层水利岗位的全科融通技能。

    以政行企校聚资源

      学校组建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为“一体”和八桂水利、百越电力等五大产业学院为“五翼”的“一体五翼”协同创新平台,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组建区域产教融合体系,推动广西水利厅、教育厅、党委编办、人社厅、财政厅五厅(办)联合实施基层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全国首创“三定三免”政策,入学签订定向协议,实施定向培养,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费,毕业后定向分派到广西艰苦边远地区乡镇水利(水保)站、驻乡镇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打通了本土人才受过专业化教育后服务当地水利建设的通道,有效解决了“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突破制约基层水利人才发展的瓶颈。

      凭借“全科融通育全人”赋能基层水利人才培养,学校培养出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多名基层水利人才典范。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坚守“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信念,全力守护好广西的青山绿水,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机遇,为平陆运河和大藤峡水利枢纽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持续输送高素质基层水利人才,为建设壮美广西提供坚实的水利人才支撑。

      (韦 弘 罗显克 刘存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