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立波小说中描述的山乡为题材的花鼓戏《山那边人家》呈现出清新自然的山乡景观、轻逸灵秀的民俗风情、活泼明快的湖南花鼓戏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编剧在准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引用、化用,大胆创造,成功把文学作品搬上了舞台。借助戏剧舞台,打通了剧内和剧外,让作家自己走进剧中,成为戏中的一员。生动演绎了作家与人民、作家与生活、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也启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只有像周立波那样深入地扎下根去,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才可能真正发现和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剧中的周立波既有宏观的第三人称视角,又有微观的第一人称视角,既是一个记录者、观察者,更是一个创作者、参与者。虽然剧名不叫“山乡巨变”,但是观众都感受到了变化带来的快乐,看到了山乡人民朴素的生活追求。同时,该剧虽然取材于周立波短篇小说《山那边人家》,却没有拘泥于原作,而是围绕一系列以益阳为题材的作品进行筛选和综合,把一些有意思、有意义的情节和人物移进剧中。整个剧本像一首充满浓郁乡情的散文诗,在诗意化的叙述中,让观众感受到乡愁。
周立波的扮演者、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周回生塑造出作为知识分子的周立波的风度和智慧,也塑造出他作为人民作家的淳朴和谦逊。演出结束后,周立波亲属后人、清溪村村民争相与周回生合影,一些年纪大的乡亲们热泪盈眶,表示演员像极了周立波本人。青年演员张丹饰演的胡桂花,摈弃了以往辣妹子的符号化表达,表演有个性、接地气,体现了益阳新媳妇的美丽乖巧、清新活泼。
演员陈正春饰演的邓满爹,郭振威饰演的邓伏生,谢晓君饰演的何家姆妈,罗勇饰演的卜小伟等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展现了新中国农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质,塑造出一个个淳朴善良、真诚乐观的农村社会形象。
“有韵味、好听”是这部花鼓戏的又一特色。全剧以“采莲船”为主题音乐,采用地道的花鼓戏曲牌和益阳民间小调,还特别融入了地道的益阳方言和本地童谣。在演出现场听着时而俏皮、时而婉转的花鼓唱段,仿佛听到禾苗拔节、茶子花开的声音。
相比传统的花鼓戏剧舞台,这部剧的舞美颇具现代感。该剧把多场景、多时空的环境浓缩成一个写意空间的转台,使整个舞台灵动、紧凑。在尊重作品主题思想基础上,编剧、导演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写一件件小事,以浪漫抒情的手法排一个个场景。比如星空下的禾场上那一场戏,夏天的乡村夜晚,有星星、有蒲扇,凉风习习,闲话家常,童年的记忆就这样复活在舞台。整部剧用翠绿的竹林,用青青的禾苗,用月亮、流云,精心描绘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情画。所有山里人家的物件错落有致,缓缓在舞台上舒展开来,构成如诗如画的舞台场景。让观众感觉到时代的特点、生活的气息、山乡的味道。
《山那边人家》是一部兼具传统戏剧情怀、又充满现代审美表达的作品。它既能让颇有阅历的观众勾起往事乡愁,又能满足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是新时代花鼓戏发展的新成绩、新探索、新表达,对湖南花鼓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祖烜,工作单位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