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㉑】京城的老会馆,“活”啦!

    作者:本报记者 殷泓 张景华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2日 01版)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秋日里的北京城,是金色的。金色拥裹中的京城胡同,以往,静是主基调。瞧嘛,汪曾祺笔下北京胡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不过,如今你再漫步北京的胡同,曲径通幽的古朴四合院,总会传出缕缕戏音——气韵顿时生动起来。

      让胡同“生动”起来的,是点缀其间“活”起来的会馆。

      颜料会馆、正乙祠(银号会馆)、湖广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安徽会馆、福州新馆……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会馆,是北京独特的文化遗产。如今,京剧、昆曲、评剧、北京曲剧、民乐在这里轮番上演,雕梁画栋间萦绕的音符,掸去尘埃,不独唤醒了这些沉睡已久的“老房子”,也让那些很有些年头的国粹活蹦乱跳地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

      今年的中秋夜,史家小学五年级学生李依泽,过得与往年很不一样。

      随妈妈一起走进有300多年历史的“中国戏楼活化石”——正乙祠,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戏台顶上高高的木雕花罩迷住了。更让她意外的是,这平生第一次接触昆曲,演员却不在戏台上。

      粉墨登场,行腔婉转,顾盼生辉……一曲《牡丹亭》,就在会馆中庭上演。观众在旁或坐或站,静静欣赏。青砖灰瓦、明月当空,“杜丽娘”举手投足衣袂可及,婉转低唱近在耳畔……观众前所未有地融入其中。

      20分钟的演绎,转瞬即逝,观众皆感意犹未尽。“好美!”李依泽被深深震撼了。

      这个中秋夜,除了昆曲体验,李依泽还在正乙祠亲手做了月饼、画了兔儿爷……她爱上了这个既能听戏又能玩耍的老房子。

      自2021年9月以来,涵盖戏曲、曲艺、民乐、魔术、杂技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在京城多个会馆轮番上演。名剧名家名段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

      同李依泽一样,通过“会馆有戏”,爱上“活”起来的京城会馆的人,越来越多。

      散落在京城各处的会馆,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之光。

      “敦亲睦之谊,叙桑梓之乐”,明清以来,各地会馆汇聚京城,为来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经商、寓居的旅人提供食宿之便,同时也将地方戏剧、方言、饮食、习俗等引入京城。自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1949年,北京兴建的会馆共计647处。

      然而,岁月如梭,曾经车水马龙的京城会馆,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只闻其名,旧址已无处可寻;有的则成了大杂院,建筑主体大部分损毁,私搭乱建严重;有的虽挂上“文保”牌,却人迹罕至满目萧条……

      如何让沉睡的会馆旧址“活”起来?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北京打破常规,用活化利用会馆旧址来探路。

      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的安徽会馆,是旧时京城最大的会馆。这里,曾是京城有名的四大戏楼之一所在地,亦是京剧的发祥地。“三庆、四喜等四大徽班,都曾借住安徽会馆。三庆班名角陈长庚、刘赶三等常在此演出,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也曾经在此登台。”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学伟介绍。

      过去,安徽会馆曾被工厂、民居所占用,建筑一度破损严重。而今,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徽会馆,中、东、西三路庭院中最具特色的中路建筑,经过腾退、完成修缮,重获新生。

      修缮一新的戏楼上,京剧名段连演不辍,让人不禁遥想当年洪昇创作的《长生殿》在此上演的盛况;古色古香的文聚堂中,戏曲讲座、非遗展示、文化沙龙轮番开展。

      “周末带孩子去探访北京城里不同特色的会馆,是今年我们家新的休闲方式。”打开手机,许薇向记者展示她所关注的“正乙祠戏楼重启”“颜料会馆”“福州新馆”等多个会馆的公众号。一有感兴趣的演出预告上线,她就会第一时间预约“抢票”。

      “会馆的演出都是‘小而精’,观众人数有限,每次都得拼手速呢。”许薇笑着说。

      “各具特色的会馆,正成为多风格的建筑形态、多样态的沉浸体验所建构的演艺新空间。”在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副教授胡娜看来,它的出现,让表演艺术以另一种方式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从而满足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戏曲、民乐在会馆这样的新空间上演、奏响,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不仅如此,“活”起来的会馆,将活力引向周边,以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为基点,链接周边演艺、旅游、文化服务等资源,积极培育、孵化新功能。

      来湖广会馆看戏的游客,沿着“探访湖广会馆的前世今生”微旅行线路,还能进一步探访周边的福州新馆、京华印书局、1920艺术咖啡馆等场所,将文化体验升级翻倍。

      生活在会馆周边的百姓也从“活”起来的会馆中受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颜料会馆与周边的临汾会馆、汀州会馆、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三里河公园等贯通风格、关联场景,市民不仅能在前门地区逛胡同、赏美景,还能走进会馆旧址听戏观演、看展读书。满眼皆是景,充耳便是曲,生活在周边的市民笑意盎然。

      “我们正努力探索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北京路径’。”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强调,要加强文物价值深入研究和展示传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活”起来的会馆,不仅开拓了文物古建保护利用新模式,而且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多文化精品,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崭新渠道。“我们将持续推进有机更新,落实减量提质要求,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积极探索‘会馆有戏’等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机制,以‘老北京新气象、老胡同新生活’保障首都功能、增进群众福祉。”莫高义表示。

      (本报记者 殷泓 张景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