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7日 星期五

    塞上江南“风景”如何变“丰景”

    ——宁夏推动文旅融合构筑“大文旅”格局的探索实践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7日 05版)

        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里,游客带着孩子体验农事活动。本报记者 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游人如织。资料图片

        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本报记者 王建宏摄/光明图片

        “一半金沙一半湖”的宁夏沙湖。资料图片

      雁阵南去潭水清,云岭嵯峨暮山紫。金秋时节,贺兰山东麓的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四十里店村稻渔空间,2600多亩五彩稻田丰收在望。清风拂过,以稻菽为“墨”画出的巨幅山水画随风飘动,不远处游客摸鱼抓鸭欢声一片,音画协同,演绎丰收诗意。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听了介绍,总书记颔首赞许:“这里不仅有‘一产’,还有‘二产’‘三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宁夏坚持守正创新,将文化旅游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跳出“就文旅看文旅”,以农为本推动农旅融合,“接二连三”助力产旅一体,不断彰显文化旅游的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生态性等多重属性,发挥其“富口袋”“富脑袋”“富民生”“富产业”等多重功能,推动了产业转型、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今年6月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将文化旅游业列为“六优”产业的首位。

      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访大河两岸、穿行长城内外、深入巷陌峁梁、探访星空大漠,看到文化旅游立足“文化强区、旅游富民,为产业赋能、促民族融合,展示美丽新宁夏”战略定位,将“诗和远方”注入关联产业、社会建设、绿色发展,通过全要素参与、多维度融合,在不同层面呈现出“风景”变“丰景”的可喜变化。

    1.文化旅游:美了环境,也美了心境

      渐入秋境,宁夏六盘山区的层层梯田披上“五彩霞衣”。调研组来到大山怀抱的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那里有一辆大卡车改装的“流动舞台”。相声和情景剧带来的欢笑,打破夜晚的静谧。“大篷车一来,有好戏!”台下,“入戏”很深的梁昌荣拍着大腿,大呼过瘾。

      一年四季,祁寒酷暑,宁夏话剧院“文化大篷车”都奔忙在广袤山川,足迹遍及农村城市、厂矿工地……所到之处,收获掌声无数。究其缘由,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院长蒋全洲一语中的:“融入时代精神、反映现实生活,这样的文化,群众需要。”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群众的物质生活经历了“匮乏”向“丰裕”的转变,但“种文化”的迫切性一点不亚于种庄稼。

      农民玩音乐?这在填不饱肚子的年代,想都不敢想。如今却让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火出了圈。“脱贫了嘛,生活富裕了,心里也舒展了,就想唱几嗓子。”大战场镇农民苟君告诉调研组,2019年,移民自发组建合唱团,虽然大家都说着各自的老家话,没有一点音乐基础,但有老师教,大家就愿意学。大部分人都是白天打工、干农活,晚上来练习,还有人开着蹦蹦车赶十几里路来上课。

      “农民合唱团是小康路上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体现,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吃上了五谷儿,现在要吃六谷儿’。这种执着和热爱感染了我,一定要用文化的力量鼓舞更多的人创造幸福。”农民合唱团团长、中宁县音乐家协会主席李震宏说。

      前不久,取材于这支农民合唱团真实故事的电影《六谷儿》完成拍摄,合唱团成员全部本色出演。细心的李震宏发现,走上荧幕的农民,把那股自信带到了生活中。“咋不兴奋呢?咱不光会唱四声部,还能拍电影,还有啥干不成的?”50多岁的合唱团成员王数花说,就像那歌里唱的,“这生活啊,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文旅融合中,文化的沃土,也“生长”出一个又一个打卡点。贺兰山下的闽宁镇,演绎跨越山海、东西协作的《山海情》,让很多游客不远千里,前来感受将苦难化作美好生活的奋斗之力;罗山脚下的红寺堡,续写从大山深处到大河之畔的《百万大移民》,吸引人们来此见证“迁出百万人、换得千山绿”的易地扶贫搬迁奇迹;六盘山下的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老巷子,文化味萦绕乡间院舍,观砖雕、看泥塑,做剪纸、赏刺绣,吼一声秦腔震破天、写一纸书法浸文气,民俗文化沁润村民的精神世界,也在乡村游中打开了连接新世界的一扇窗……

      文旅浸润,润物无声。看城市社区,居民越来越爱跑文化大舞台;在乡村田野,群众忙着接待八方游客。文化旅游,美化了居住的环境,也充实了人们的心境。

    2.农旅融合:富起来的村子不胜枚举

      你可相信,一个背靠贺兰山的移民村,却有近20个葡萄酒庄。

      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西村海棠”民宿小院内,主人“海棠姐”化身导游,向游客讲起了昊苑村的过去:“20多年前,这里还是飞沙走石、黄沙漫天,跟旅游完全不沾边……戈壁滩种不了庄稼,却能种出世界上最好的酿酒葡萄。慢慢地,采矿区种起了葡萄,建起了酒庄,连连斩获国际大奖,荒野小村一下子跟国际接上了轨。”

      昊苑村真正富起来,是在近十年。“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有了世界知名度,引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村党支部书记曹东旭告诉调研组,“借助贺兰山东麓旅游带来的人气流量,乡间小院成了民宿打卡地,村民掂起大勺经营起了农家乐,村里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翻了可不止一番。”

      和昊苑村一样,同在贺兰山下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也发生了蝶变。村里有天然泉流长年不断,当地人称“九泉子”。前些年,贺兰山煤炭开采正盛时,到矿上挣钱成为村民收入的主渠道。近些年来,煤炭开采关停,龙泉村一时陷入迷茫。

      柳暗花明间,村民找到了“靠山吃山”的新路子——乡村游!不采煤了,山地可以打造运动公园;生态好了,就坡发展休闲农业。

      “房前屋后种上果树,院里搭个凉亭,自驾游客来一场烧烤,别提多喜欢了。我们又流转土地种了50栋大棚草莓,休闲采摘供不应求。”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董继龙说,眼瞧着大巴车一车又一车驶来,去年就接待了160万的游客,给村集体创收七八十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农宅空置率也从50%下降到了5%。

      大河之畔、大山之间,因乡村游富起来的村子不胜枚举。六盘山区的龙王坝村,村庄变景区、农民变导游、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包,去年接待游客19万人次;移民安置区红寺堡柳泉乡永新村,招牌菜“永新牛排”成了网红菜,不少游客大老远开车来,就为吃上这一口,走时还不忘带上黄花菜、玫瑰茶……

      数据显示,宁夏乡村旅游点突破1000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带动就业10万余人;今年1至7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55.5万人次,同比增长30万人次,收入8.55亿元。

      旅游生活化,生活旅游化,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让自然风景与生活场景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农旅融合中,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

    3.文旅产业:挑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金扁担”

      夜宿西吉县龙王坝村的窑洞宾馆,清晨一开门,氤氲山气扑面而来,不少游客在葱茏草木间的木栈道上晨练。

      “小时候,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一睁眼就拿上背篼,走山串屲割草喂驴,割不满不能回家。”龙王坝村党支部副书记焦建鹏是个80后,他告诉调研组:“那时候的山,比秃子的头还干净。下点雨,连水带泥顺沟跑。”

      2010年,外出经商攒下“第一桶金”的焦建鹏回村栽树、发展“林下经济”,五年陆续投入1000多万元,当濯濯童山变得树影婆娑,他却陷入收入无着的苦闷当中。焦建鹏四处讨教,意外发现办民宿、搞旅游是条路子。从此,龙王坝村一通百通。如今,这个村有300人从事旅游业,近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亿元。

      青山有了变现的路径。旅游业,成为挑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金扁担”。

      这个“绿色杠杆”一旦找到合适的支点,就连天上的星星,也能变成“金子”。宁夏天高云淡、空气清朗,文旅部门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星星的故乡”这一特色文旅品牌,通过建设星星酒店等高端民宿,打造星空营地等新业态,举办星空旅游大会、星空朗读等特色系列活动,“到宁夏看星星”在很多人心里“种了草”。就连梵克雅宝、兰博基尼、欧莱雅等世界知名品牌,也来宁夏的星空下“凑热闹”,把其展示展销活动放到宁夏举办。

      当前,文旅项目的收入主要由门票和二次消费两部分构成。近年来,宁夏旅游二次消费增幅超50%,特别是近年来主打“星空牌”的沙坡头景区,这一指标更是超过了79%。

      据测算,文旅产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只有0.2吨标准煤,仅为工业能耗的十分之一。生态极度脆弱的宁夏,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之“纲”。文旅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国土空间,助推了绿色发展,促进了生态保护,正在成为撬动“生态美”的新动力。

    4.赋能百业:文旅一业强,带动百业兴

      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葡萄酒+文旅”成为一个异常火爆的特色文旅IP,10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精品线路带动葡萄酒销售、餐饮民宿、文化交流,掀起了打卡宁夏的又一波热潮。

      这不是旅游第一次和延伸要素擦出火花,旅游嫁接“美酒美食”“文化体验”早已成“大旅游”的标配。

      走进贺兰山东麓的志辉源石酒庄,以天然山石为材料建成的酒庄透着古朴典雅,游客在社交媒体分享:“虽是酒庄,却更似江南园林,透着轻灵秀气。醉人的不只是酒!”

      “去年,我们接待了35万游客,这些游客逐渐成为葡萄酒重要的消费群体和传播媒介。”庄主袁园告诉调研组,酒庄游火热起来后,游客带货和回购成为葡萄酒销售的主要渠道,这也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依靠渠道铺货的营销方式。今年,源石酒庄关闭了所有线下门店,经销商比例从80%下降到15%,但销售量却逆势上扬。

      据了解,文化旅游作为“大吸盘”,关联产业超过110个,延伸联通一二三产业链、市场链和消费链。文旅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收4.5元;文旅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投资5元。

      “就文旅说文旅,上限也许只是A级景区。但跳出文旅看文旅,让文旅为产业赋能,一业强可带百业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刘军说。

      在“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宁县,每到枸杞采摘季,生态枸杞庄园总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游客到这儿,主要是体验鲜果采摘,一边品尝一边直播,走的时候还不忘给家人朋友带上几盒,枸杞‘鲜果经济’就这么起来了。”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田间工作人员郑泽虎告诉调研组。

      紫色的葡萄,红色的枸杞,还有白的羊、黄的花……旅游,火了“后备厢经济”,也为特色产业闯天下提供了最好的推介渠道。

      调研组了解到,这些年,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与相关单位合作培育葡萄酒酒庄类、枸杞类旅游景区16家,宁夏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通过文旅赋能带动葡萄酒庄、枸杞庄园销售收入分别增长50%、30%。

      在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中,文旅表现出越来越强的“黏性”。在嫁接葡萄酒、滩羊等打造出圈吸粉特色IP的同时,还融入医养、游养、膳养等新业态,打造沙漠康养旅游度假区、黄河民俗生态康养村、南华山森林康养基地等新场域。随着旅游景区和休闲空间的边界逐渐模糊,文旅产业的外延不断拓展。

      8分钟,你将看到怎样的宁夏?在宁夏连续三年的“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文旅推介活动中,每个市县都精心推出8分钟的短视频,将宁夏特有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特产好物“晒”到了全国,综合传播量突破53亿次。

      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宁夏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速4.15%。2021年受零星散发疫情冲击,在跨省游停滞的情况下,宁夏接待国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仍然恢复至2019年的90.34%和84.3%,呈现较快恢复势头。

    5.实践启示:激活新动能,构筑“大文旅”

      文化旅游的关联产业超过一百个,贯通了一二三产业链、市场链和消费链。宁夏充分激活文化旅游的跨界综合功能,将文化旅游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促进“百姓富”的助推器、增进“鱼水情”的连心桥、带动“产业兴”的生力军、展现“生态美”的会客厅和展示“新宁夏”的大舞台。其在宁夏的探索实践,具有如下启示。

      ——激活文化旅游“裂变”动能,凸显融合效应。文化旅游综合性强、关联性高、带动性大、覆盖面广,本身就具有经济动力、社会进步、传播文明、文化交流、学习教育等特性,宁夏通过引导推动,使不同产业、行业、事业之间形成以旅游为纽带的新型生产网络,优化创新了资源配置,产生了1+1>2的融合效应。

      ——激活富民增收“桥梁”动能,增进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地区,宁夏依托覆盖全区农村地区的128个研学点、28条乡村旅游线路和25条休闲农业线路、3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76个宁夏旅游重点村,充分发挥旅游“幸福产业”优势,实施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带动就业10万余人,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的同时,保护传承优秀文化,引导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念起“致富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做到既“有形”又“有感”。

      ——激活绿色发展“杠杆”动能,助力生态建设。作为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宁夏肩负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文化旅游部门充分利用文旅产业这一“金扁担”,让“风景”变“钱景”,有力撬动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互促。当地群众尝到生态变好带来的“甜头”后,从过去生态环境的漠视者甚至破坏者,变成保护者和建设者。

      ——激活文旅赋能“催化”动能,推动产业升级。宁夏文化旅游积极与葡萄酒、枸杞、滩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嫁接融合,有效整合“三驾马车”,推动三产融合,共同打造出圈吸粉的特色文旅IP,成为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动能、放大产业价值的强力引擎。

      ——激活宣传展示“窗口”动能,讲好发展故事。百闻不如一见。近年来,宁夏以文旅的“小窗口”讲述和展示宁夏的大变化,通过旅游各个环节,以更加鲜活、更加柔性、更加真切的方式,呈现宁夏西海固的脱贫致富奇迹、“干沙滩”到“金沙滩”的沧桑巨变、引黄古灌区流淌千年的灌溉文化、各族人民群众的团结奋进故事……宁夏精心打造的“黄河·宿集”,成为全国民宿的标杆,吸引了长三角等地区游客到宁夏“吃羊肉、品红酒、观星空”。在倾听当地群众讲述旧貌换新颜的变迁史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被大西北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魅力“圈了粉”,增强了东西部的文化认同,文旅融合的媒介效应凸显。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副教授周晶;宁夏大学前沿交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王磊;本报记者王建宏、张文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