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6日 星期四

    【科技改变生活】给基因检测配一把精准的“尺子”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6日 01版)

      【科技改变生活】

      从定性检测到定量检测,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让肿瘤患者的靶向用药越来越精准,甚至可以对靶向治疗的效果进行量化检测,优化治疗方案。

      但是,遇到不靠谱的检测机构怎么办?最近,王寅(化名)正为此担忧。

      几个月前,王寅被确诊为微小浸润性肺腺癌。这是一种早期肺癌,她在忐忑中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医生建议她做一次基因检测——看看是否存在某些基因突变,以便及时进行靶向治疗。

      这让王寅又紧张起来:担心发现基因突变,病情是否会恶化;又担心有靶基因但没被发现,耽误治疗。而且,基因检测机构那么多,怎么选才放心?

      尽管不是医疗工作者或医药从业人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对王寅的遭遇却很关注。因为,这与他们的工作有关。

      几年前,中国计量院曾对市场上基因检测试剂的性能做过一次评估,发现一些试剂并不能达到其声称的检出限,即能够检测出的目标分析对象的最小含量。

      “检测试剂的检出限准不准,需要一把‘尺子’来衡量。”中国计量院研究员董莲华说,肿瘤靶向用药的基因检测,通常是检测靶基因的突变频率,即突变基因的占比。根据检测结果,精准地匹配用药,这便是精准治疗。但如果检测结果不准确,导致患者用了不合适的药,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耽误治疗。

      这把“尺子”什么样?

      它既不长,也不宽,甚至无法直接拿在手里。它需要装在一个小管里,是一种有着特定量值、均匀且稳定的物质——这就是“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一种可以用来评估检测试剂性能的标准品,就像一个更高级别的检测试剂。过去,由于缺乏参考标准,检测试剂的性能很难精准地评估。

      中国计量院生命科学计量团队的工作,就是研制肿瘤基因检测的“尺子”。“尺子”有很多种,可用于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不同肿瘤基因的检测。

      要研制这样的“尺子”,可不简单——必须掌握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就像测量厘米级的长度时,不能依赖米尺,需要的是精确到厘米,甚至毫米的尺子。中国计量院针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白血病等关键标志基因,开发了一种高水平的核酸分子测量技术,0.05%的肿瘤基因突变频率也能准确检测到。而且,还在开发更高水平的测量技术,提高标准物质的精度。

      “总算可以放心了。”王寅选择了一家合适的检测机构,它刚通过2021年全国临床和科研实验室全外显子测序室间质量评价。为这次实验室质量评价提供支持的,正是中国计量院和复旦大学联合研制的中华家系1号全基因DNA序列标准物质。

      这让中国计量院生命科学计量团队感到欣慰且自豪,尽管王寅并不了解他们的工作。目前,他们研制的“尺子”已被众多检测试剂研发企业和检测机构等采用。“随着标准物质不断被推广应用,肿瘤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将会越来越有保障。”董莲华说。

      当然,他们的关注对象并非只是肿瘤检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中国计量院及时开发新冠病毒核酸精准测量技术,并研制新冠系列标准物质,助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

      事实上,标准物质涉及很多方面,如食品成分分析的标准物质、地质矿产成分分析的标准物质、高分子材料特性测量的标准物质,等等。它们为各自领域提供精准的测量保障。

      虽然公众看不到这些“尺子”,但是计量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研制更多“尺子”、让“尺子”更精准。因为,他们心中有一把“尺子”——让计量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