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4日 星期二

    耕读教育,为“双减”注入新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4日 08版)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第二小学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栽种秧苗。王华斌摄/光明图片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搬经小学举行的劳动技能比赛。徐慧摄/光明图片

        湖北省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的小学生在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兴隆村体验黄豆的挑选和储藏。新华社发

      “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耕读教育的总结。“耕”指农耕,是百姓生活之源;“读”指读书,为士人立命之本。耕读教育,就是“亦耕亦读”,是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古有少年“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今天,这种既亲近书本,又亲近土地的“耕读之风”依然值得提倡。在“双减”政策深入落实的背景下,耕读教育为中小学教育提质增效注入了新活力。

    1.耕读老传统,带来教育新选择

      “一片片土地,在温风中沉睡。一颗颗希望,在土壤里安眠。大地万物悄无声息。突然一阵笑声,打破了这寂静,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出现在这里……”

      这是厦门市海沧区进修附属学校五年级4班学生王嘉豪创作的耕读诗。学校开辟的“耕读乐园”,让他在劳动中收获了快乐,也获得了成长。

      9月6日,厦门市海沧区进修附属学校的“耕读乐园”迎来了新的小主人——新一届四年级的学生。他们从上一届学长们手中接过农具,为一片片苗圃松土、播种、浇水,种下希望的种子。

      “‘耕以养身,读以明道’。我们学校秉承‘教育即影响’的办学理念,以‘耕读乐园’为载体,鼓励学生们亲近大自然,参加劳动,全面发展。”学校书记余定斌在给学生的寄语中说。

      耕读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教育传统。尽管随着农耕时代日渐远去,依托于乡土的耕读文化逐渐式微,但其培养的尊农爱农、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等品质依然弥足珍贵。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今天,耕读教育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手段。

      新时代为什么要重视并提倡耕读教育?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王德岩认为,耕读教育自身是一个连续、综合的教育体系,“耕读教育引导学生突破单一维度的知识、技能学习,将学习所得体于身,成为独特的生命体验;践于行,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立于品,培养勤劳奋进、知行合一、尚俭戒奢、好读深思、身心和谐的优秀品质;报于国,培养一种胸怀乡土、报效家国的价值追求。”

      在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师郭晨光看来,耕读教育对于纠正以往学校过分重视分数所导致的学生劳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缺失具有重要作用。

      郭晨光认为,“耕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食其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作风品质。‘耕读传家’的理念对于强化学生孝敬父母、友亲睦邻、勤俭持家,对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形成优良的家风有着积极意义。耕读教育依附于土地、自然时序和本地文化,能够推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桑梓情怀。”

      “耕读教育是实现‘五育并举’、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极佳抓手,本身兼具劳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属性,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学生在耕读教育中知农事、敬自然、勤四体、明道德、善思维、养雅趣,能够促进全面发展和成长。”王德岩表示,“在实际劳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在耕读过程中,学生勤四体食五谷,更能明白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含义。”

    2.避免浅尝辄止、重“读”而轻“耕”

      今年上半年,陕西榆林市第十小学、明德小学共同体学校以“第三课堂”的形式开展耕读实践。学生参观校内菜园,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手播下一棵棵幼苗。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飞速推进,应如何开展新背景下的耕读教育?

      郭晨光指出,体验与感悟是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核心,“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是对‘半耕半读’模式进行转化、去粗取精,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体验式学习方式。”

      “学校可以与当地农村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将学生从课堂学习引向大自然中学习,以经验学习为主走向实践探究式学习,如观测记录天气状况、认识了解农具农艺、践行农业劳动、饲养家禽家畜、创作农耕诗词书画等。”郭晨光建议,“学生放下手机、远离屏幕,跟随老师到田间地头劳动实践,到农户家同吃同住,白天劳动,雨天、夜晚读书,围炉夜话,组织团建活动,撰写劳动心得,还可以与农户沟通交流,了解具象的中国社会和国情。”

      体于身,践于行。但在目前开展的耕读活动中,常常出现偏向“读”而忽略“耕”的情况。如何避免耕读活动浅尝辄止、只看不动手?

      王德岩表示,这就需要强化知行合一的理念,建立耕读实践与课程学习的良性互动。课程内容中有不少与农耕田园有关,通过耕读活动,学生可以把课堂所学实践化、立体化。

      王德岩举例说,以部编小学语文课本为例,二年级有《田家四季歌》《青蛙卖泥塘》等,三年级有《大青树下的小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等,四年级有《牛和鹅》《乡下人家》《芦花鞋》等,五年级有《落花生》《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等,六年级有《夏天里的成长》《三黑和土地》《少年闰土》等,还有很多与耕读有关的田园诗。通过耕读活动,平时的学习内容就“活”了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耕读教育,还需要家校形成合力。郭晨光建议开展家庭共育种植活动作为种植课程的补充,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劳动、共同研究。

      “在家校共育课程中,强调人人参与。还可以创新课程评价机制,制定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的多维度课程评价机制,围绕耕读活动、劳动成果、合作交流等几个方面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调动、激发家长、师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郭晨光说。

    3.劳动融入文化,引领校园新风尚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第四小学近日迎来了水稻大丰收。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收割、拾穗、脱粒,劳动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知道了稻谷还要进行脱粒、筛杂、碾米等很多环节,才能被端上餐桌,我们碗中的白米饭来之不易。”经过一天的劳作,五年级(3)班的龙翌哲感慨道,“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

      依托当地农业种植优势,学校于2021年秋开设了劳动示范基地“童心农场”。学生种植豇豆、四季豆、辣椒等作物,收获后在校内开展义卖。孩子们亲自耕种、亲自采摘的蔬菜总是大受好评,很快被抢购一空。

      因地制宜,将耕读文化与当地环境结合,是开展耕读教育的有益尝试。因校制宜,整合学校办学条件和各项资源,是推进耕读教育的有力保障。自2021年9月开始,扬州大学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在扬州市塘头小学建设劳动教育乡村实验项目。学校对数字化课程资源包进行“校本化”提炼,从软硬件条件及周围郭村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出发,综合运用校内课堂和三色篱农场、校外农业基地、网络平台等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育苗、除草、浇水、覆膜等一系列耕种活动。

      学校作为中小学教育主阵地,如何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耕读教育与校园生态相结合?

      王德岩给出了具体建议:“在校内建立耕读文化体验区,根据每个班级的意愿种植,学生在这里切身参与劳作,既可以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又可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可以饲养小鸡、小鸭、鱼苗等小型动物,进行生命教育,在照料动植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劳动模范、乡村工匠、农林科技专家等代表进校园宣讲新时代耕读文化,将耕读文化融入学习、生活、实践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相关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定期举办讲座和展览,引导学生了解农史农俗、农事节气、农耕技术、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农业现代化等内容。可以根据二十四节气,结合当地民俗,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以生产、生活、生命为空间轴,以历史、当下、未来为时间轴打造‘田园学校’,将传统耕读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王德岩说。

      此外,专家还表示,充分利用劳动节等节日进行耕读教育,开展主题演讲、技能竞赛等活动,成立耕读文化相关社团,都是高效易行的教育方式。

      (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