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4日 星期二

    南京邮电大学:

    擦亮“红绿蓝”三色光谱 培育一流信息创新人才

    作者:叶美兰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4日 03版)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其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兴旺,尤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流大学不仅是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时代赋予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80年的辉煌办学历程中,学校“因邮电而生、随通信而长、由信息而强”,始终与祖国邮电通信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南邮的校园里,3万余名在校学子有着共同的气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这种独特气质源自南邮独有的红、绿、蓝三色“光谱”,也离不开十余年来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创新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行动逻辑

      大学是“时代的大学”,创新是大学引领时代进步的关键力量。数百年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发展和转换历史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大的转移之间存在高度吻合,且这一吻合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为牵引。这一规律有力地说明,高等教育的高度决定了一个时代发展的水平,而究其深刻的内在原因,核心是科技和人才的会聚,根本在教育的领先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所需的创新人才。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及战略高技术领域创新的主阵地。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教育支撑,是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的基本体现。

      人才培养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015年,教育部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要求“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当前,创新人才已成为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是每一所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遵从的内在逻辑。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发展,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流大学必须弘扬这种砥砺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内涵,培养大批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的创新人才,并借此构建学科高峰、会聚名师高人、打造创新高地。一流大学首先应关注重大科技领域研究,构筑原始创新高地,加强“无人区”前沿探索,将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作为学校科技创新的中心工作,加强“从01”基础研究,实现更多重大科技问题的突破。一流大学应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基点,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科技前沿领域的战略部署,从“高原”到“高峰”,持续创新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一流大学应积极构建一流的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促进高校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打通从“实验室”到“车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当今世界,国力之争是经济之争、科技之争,本质上是人才之争、教育之争。“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培养更多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功能发挥的内在要求以及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任务的基本体现。

    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南邮实践

      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学校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2010年起,学校深挖厚重红色校史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传承“战邮”红色基因;主动呼应国家信息化重大战略需求,根植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理念,重塑“邮电”绿色基业;依托电子信息传统优势,深耕“信息材料—器件—系统—网络—应用”特色领域,凸显“信息”蓝色基调,探索构建了“红绿蓝”三色赋能信息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依托丰富红色校史资源,将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了包括一首校歌、一堂红色校史课、一部校史教材等红色校史“十个一工程”,构建红色校史全方位育人体系,将红色基因中的首创精神、求变精神和革新精神融入创新教育,开辟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以“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到“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谱系,打造了“无创新不南邮”的创新文化名片。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学校探索提出“三层四类+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和课程采取优化、调整、升级、换代、新建五项措施深化改革,推行本硕博三层次贯通,实施模块化人才、卓越工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人才四类培养方式改革,依托优势特色专业,与中国电信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数十个不同类型实验班。突出“大信息+大邮政”特色,建设了27个国家一流专业,9个大信息类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新工科、新文科专业15个,开发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邮政物流等新兴课程群13个,学科前沿课程84门,2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

      学校紧贴行业发展,创建“基础训练、综合拓展、自主研创”三层次,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互通生态链条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必修学分,出台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实现创新教育全员覆盖。建立国省校院四层次创新实践教育平台,构建“课程—模块—训练”分层递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新训练贯穿育人全过程。制定“一赛一院”制度以竞赛促创新,制定“三进三早”制度以科研强创新,制定“四步育苗”孵化制度以创业助创新。实施“一市一院一特色”“一企一技一平台”,拓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空间,推进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协同育人新机制,以实践引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素养的养成、创新能力的提升。

      八十载薪火传承,学校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新工科理念的新需求,不断擦亮南邮特色的“三色光谱”,打造信息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乃至世界通信信息行业的领军人才和扎根基层的守志报国杰出代表。为中国高铁、神舟飞船、北斗系统、国产航母、天问一号等大国重器培养了信息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为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邮政等行业龙头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特等奖暨优胜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瑞萨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IAM奖等国际国内重要成果。学校主持和参与制定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规范》《电工电子在线课程规范》等,引领了国内信息类高校专业建设,《电路分析基础》《通信原理》《新一代无线通信虚拟仿真》等国家级一流课程被国内外190余所高校累计两百余万名学生选用。

      “有通信信号的地方就有南邮人,有邮政服务的区域就有南邮学子”,让党和国家的声音通过电波和邮路通达祖国每一个角落,这既是国家赋予南邮的光荣使命,也是南邮人矢志不渝的愿景。全面开启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南京邮电大学,将不断擦亮“红绿蓝”三色光谱,为国家培养更多信息特色一流创新人才。

      (叶美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