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去年,一幅长达百米的红色主题撕纸长卷亮相校园,吸引不少师生驻足观看:从南湖红船到南昌起义,从新中国成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党史上一个个重要历史事件,浓缩在长卷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撕纸作品中。这是我为了“讲好党史故事”精心创作的,表达了心中对那段红色历史的无上敬意。
我出生在撕纸世家——徐州“翟家大院”,4岁起就跟着家里长辈学习手艺,18岁那年通过家族考试,被认定为家族撕纸艺术第十八代传承人。
一直以来,我们家族撕纸的题材都是传统图样。2017年,我赴延安参加了一次实践活动,被那段红色历史深深打动了。“为什么不用撕纸来展示党史,在传统撕纸作品中加一抹鲜亮的红呢?”一股创作灵感浮上心头,我很快下定了决心。此后三年多时间,我自费到全国80多个红色基地采风,一边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重温先辈创业史,一边将所见所感融入撕纸创作中。
2019年,在“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我举办了井冈山主题撕纸艺术作品展。没想到,传统非遗与红色故事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很多人手捧撕纸作品仔细端详、轻声感叹,似乎重回那段峥嵘岁月。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撕纸艺术作品巡展中,我的92幅红色文化主题撕纸作品,同样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撕纸作品采用红色与留白两种色彩,对比强烈的构图让一个个历史瞬间力量迸发,党带领中华儿女团结向前的奋斗姿态跃然纸上。
来到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后,我成立了撕纸社团、撕纸工作坊、非遗撕纸研究所;我的“撕纸艺术”课程被纳入学校公共艺术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留学生普及推广;在作品展览现场,我增设了互动环节,现场教撕纸,让红色故事可触可感。
最近,我越发感到指尖的忙碌。不久前,我指导100名学生创作了100幅以党史故事为主题的撕纸作品,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传递理想信念之光,让它照耀更多青年的前行之路。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苏雁、高建进、龙军、禹爱华、任爽、张哲浩、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芦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