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李韵、王笑妃)国家文物局28日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交上了考古界的新答卷。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深入推进,254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深入推进,一个个扎实的考古成果勾勒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截至9月,1157个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及时、高效开展,20个省(区、市)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措施,基本建设考古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西沙海域深海考古突破2000米,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启动,水下考古亮点突出。此外,在队伍建设、考古成果社会共享等方面也成效显著。
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陈星灿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的最新进展。无论是二里头等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的突破,还是测年技术突破常规检测方法,抑或古环境研究、文明起源生业经济模式研究、手工业经济专门化研究、文明理论综合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收获,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进程的认识。
此外,发布会还公布了四项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为探讨直立人演化及其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发现汉代建筑遗迹,出土大量封泥、简牍,为寻找西汉所置益州郡的郡治提供了线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河南开封州桥与汴河遗址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开封城市历史沿革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结构布局、大运河历史文化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对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浙江温州古港遗址发现了古城水、陆城门建筑遗迹和码头、道路、栈道、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迹,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生动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