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创设产教融合矩阵 建设金蓝领人才“匠谷” 打造医康养特色高职名校

    作者:王佑镁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8日 10版)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温州市人民政府、归口国有企业温州市现代集团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滨海校区(金海匠谷)、甬江路校区、金竹校区3个校区,设有智慧康养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二级单位,全日制在校生13500余人,教职工700余人。

      学校紧紧围绕温州“5+5+N”产业,重点发展与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重点建设两大高峰专业集群,做特“医养教”,做强“数智造”。目前已形成了以医康养专业群为特色,以数智造专业群为重点,以数字商务、智能财会、工艺美术专业群为支撑的专业架构。现有招生专业36个,13个省市级重点特色专业,与产业对口率达84.38%。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建成“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并获市百强示范党群。现有1个首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唯一高校队伍“生命之光”禁毒宣传实践队获评长三角禁毒先锋,“科普反邪”实践队连续七年获全省高校反邪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特等奖。

      学校以医康养为特色,面向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教师主编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2022年,2位教师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教师撰写的信息材料被国家重要部门采纳,2项案例入围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并成立全国首个急救教育学院。2022年,第八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职教赛道金奖。毕业生近5年平均就业率97.83%。

    国企赋能职业教育改革

      温州市现代集团积极履行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把职业教育作为集团发展主营业务的五大板块之一,充分发挥“国企办学”优势。学校出台《学校服务现代集团高质量发展2022—2024年行动计划》,推进“十大工程”,实现学校专业群与集团四大板块全面对接,从治理结构、资源共建共享、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品牌影响六个方面深入融合,打造国企兴办职业教育样板。学校以“活力温台”职教创新高地建设为契机,建设温州市首个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运行好产教融合混合所有制合资公司,形成特色鲜明的政府支持、行业主办、教育管理、企业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机制,打造国企赋能职业教育的典范。

    立足办学区位优势

      学校发挥温州湾(经开区)办学的区位优势,扎根周边密集产业、企业。对接经开区国家级产业平台,嵌入产业链,面向“科技城+智造城+职教城”的“三城联动”发展格局,围绕科创走廊金海湖科创核心区,加速助推“金海创谷”“金海匠谷”“金海数谷”建设,与温州湾新区共同打造同域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学校出台《学校共创“活力温州湾”服务温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重点建设“六中心、六高地”,全面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产城融合,在学城联动、人才培养、毕业生留企就业等方面建立了“金海·匠谷”省级实践育人示范基地、浙南先进装备制造业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实体合作平台,并形成产业学院、学徒制、订单班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建高技能人才“蓄水池”,助力“活力温州湾”建设,打造全国经开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发展医康养特色专业优势

      学校做强做大医康养特色专业群,服务“一老一小”,坚定打造“现代民政、智慧康养”的职教名片。与温州市民政局深度合作,建设温州民政管理学院。与现代集团深度合作,建设“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康养人才培养共同体。学生连续两年获“养老服务技能”国赛二、三等奖。推进“山海百千万助老工程”及“海岛支老·一起安好”志愿服务,以康养人才培养助力脱贫致富。学校获评全国首批急救试点学校,在省市红十字会支持下举办世界急救日主题活动,成立急救教育学院、校园急救教育联盟、急救教育基金,建设生命教育体验馆,探索“急救+”产教融合发展新道路。

    产教融合,发挥地方学院平台优势

      学校大力建设高能级平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浙江裕泰公司共同成立产教融合混合所有制公司;与温州市各部门、单位合作,先后设立温州民政管理学院、温州家政学院、温州跨境电商学院、温州供应链学院、温州智能包装学院、温州信息技术创新学院、温州工艺美术学院、温州急救教育学院8个实体化运行的地方学院,创新政校企深度产教融合治理模式;出台服务现代集团、经开区、现代民政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由学校牵头设立温州湾新区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和平台,与农村农业局深度合作,投资建设温州预制菜产业研究院。学校积极发掘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先后成立南怀瑾大讲堂、瓯窑学院博物馆、石雕艺术博物馆、姜立纲学院等,构建区域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推广和创新的集群体系,做强做特区域非遗文化。

      学校始终不忘国企办学初心,对标、对表“双高”升本指标要求,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温州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努力。学校在“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以生为本,以群建院,以质图强,以特取胜,以混促改,以融培优”的发展路径,同时聚焦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锚定“两目标”,争创“四所校”,续写“358蓝图”,坚定“三步走战略”,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发挥经开区办学区位优势,扎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国企兴办职业教育的东方模式,努力打造全国经开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努力建成医康养特色显著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通过“两目标”,即突破“双高”、培育升本,高质量建设具有鲜明地方行业产业特色的优质美丽现代化高职院校,建成高水平职业应用技术大学。“四所校”,即创建一流党建阵地优质校,高水平产教融合示范校,特色化混合制改革先行校,示范性职教集团引领校。“358蓝图”,即3年打基础,5年学生突破万人,8年开展本科专业教育。“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固基强本:“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3个特色专业群,遴选建设2个高水平专业,实现省“双高”和本科办学;第二步聚能提升:“十五五”期间学校实力显著提升,位于同类院校前列,实现本科层次(职业)应用型高校转型;第三步整体创大:“十六五”期间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创建职业应用技术大学。

      加大特色办学支持力度,争创一批“政校行企”共建的行业特色校。行业学院是“政校行企”组成的教育共同体,主要培养“应用型”行业人才。学校全部专业群建设均紧扣市直部门职能目标,联合相应领域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已形成10个地域特色鲜明、资源丰厚的行业学院。学校聚焦“一老一小”,建设民政管理学院,形成省内民政专业最为完整的民政学科群。加大职普融通落实力度,探索一批职本协同育人项目。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携手从“双轨”走向“融通”,逐步实现统筹协调、等值互通和创新发展。系统推进并逐步建立一套符合职业教育特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考试招生制度,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通道。学校将对医康养、数智造等优势学科专业,采取本科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专业建设,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改革,提升毕业生认同感与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同度。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坚持国企赋能,区校协同,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坚定打造“现代民政、智慧康养”的职教名片,服务浙江“两个先行、八个高地”建设,助力温州“全面推进四大振兴、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战略。

      (作者:王佑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