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

    土里“淘金”,“丰景”无限

    讲述人:山东省泰安市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薛丽娜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8日 07版)

      【一线讲述·种粮大户】 

      去年秋天,正是玉米灌浆的关键时期,连续下了20多天秋雨,合作社种植的玉米全都泡在水里,真是急人啊。我白天组织工人排水,晚上召开社员会议商量下一步工作。田里满是泥泞,大家二话不说钻进去,一步一滑地加紧劳作。

      持续秋汛导致小麦播种推迟了15天,社员们急得坐立不安。我向市区两级农技专家反复咨询,从整地到播种,制定了一整套晚播的技术方案—地块板结怎么办?深松、旋耕、镇压,把土壤调理到适宜播种的状态;有的地块湿度大,发生苗期病虫害的风险很高怎么办?我们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严格防范虫害、病害。合作社还购进了立旋式双镇压播种机,播种量由原来的每亩15斤,提高到每亩28斤。

      今年春季,小麦苗情整体偏弱。为了保证粮食产量,我一次次组织农技专家到田间提供指导,同时,加强天气预警,预防倒春寒、夏伏旱等对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党的好政策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比如,“科技壮苗”专项行动组织全省农业科教力量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把好技术好方法带到田间地头,为小麦稳产高产提供保障。到了6月,合作社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高产攻关田亩产更是达到了836.62公斤。

      现在,合作社一步步发展壮大—共有268户社员、220余台套机械设备,经营土地1300多亩。

      土里“淘金”,谁说这是梦?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任爽、赵秋丽、冯帆、胡晓军、王洋、禹爱华、李晓东、周洪双、王胜昔、张士英、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芦猛、李庆林、熊珵、刘小琴、周红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