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近年来全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坚持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始终,领导班子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引,以推进“双高”建设为抓手,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以‘大党建’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活力,深耕艺术职业教育领域,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学校举全校之力,充分发挥文化艺术院校的特色优势,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打造、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开局“十四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年来,学校被评为重庆市文明校园,获市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认定市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项,认定市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立项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项、市级现代产业学院1项……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比赛高职院校学生美声组第一名、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1金2银1铜的好成绩。
“排头兵”引领“生力军”,筑牢事业发展“顶梁柱”
作为文化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关于如何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谋求更高水平发展,党委班子达成了一致共识:发展是硬道理,党建是硬保障。学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政治引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干部关键作用、基层堡垒作用、人才支撑作用,始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到学校发展的各环节。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党委书记带头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采取集中听取二级党组织负责人述责述廉汇报,定期听取“双高”建设、思政工作、招生就业专题报告等方式,增强领导班子抓党建谋大局、促新局、筑格局能力。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学校民生举措得到中央第十巡回督导组肯定性通报。
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健全完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四级联动机制,构建三级党组织建设标准,初步形成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党建制度体系和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谋有目标、干有方向、评有依据、促有路径。以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专题宣讲、“三会一课”、主题班团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等为主阵地,有力确保办学治校正确政治方向。
扎实开展学校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工作,加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截至目前,市级党建“双创”样板支部获阶段性验收通过,立项15个校级党建“双创”培育单位;与社区、学校、企业、教育基地等建立党建、统战共建基地4个,与潼南杨尚昆故里、铜梁邱少云纪念馆、重庆消防总队特勤支队常态化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主阵地”高扬“主旋律”,奏响党史教育“最强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国家各项事业“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学校抢抓机遇、再攀新高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学校创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构建起以“党史+”为龙头、“文艺+”为载体、“融媒+”为介质的党史学习教育立体格局,成功举办优秀青年教师美术作品双年展、“铭记奋进史,唱响主旋律”音乐会、“五月的鲜花——青春在党旗下飞扬”感恩专场汇演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30余项。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校党委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安排讲一堂微党课、看一部党史纪录片、做一场讨论发言,着力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党委书记沙龙活动,积极搭建师生有效沟通平台,构建师生密切联系纽带,培育人文关怀沃土,有效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开局良好、过程扎实、成效显著。
师生积极参与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文艺演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作为重庆市唯一受邀队伍,学院出色完成演出任务。参演队伍以坚忍的意志品质磨砺身心,坚持每天9小时以上的连轴运转。经过3个月的艰苦排练,最终迎来“鸟巢”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参演的40名学生中,在排演期间就有30名向党组织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回校后,“我与伟大征程故事”宣讲团应运而生,学生走进学校、社区、企业、社团、乡村,激励青年学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有抱负、有本领、有修为的新时代青年。
一系列的精彩演出,在艺术实践的大舞台,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展现了师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共同唱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激昂旋律。
“小举措”激发“大动能”,画好干事创业“同心圆”
干部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把好干部标准考察落到实处,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各个关口,加强干部政治历练及实践锻炼。针对年轻干部多、履职经历少的实际,发现并培育一批业绩突出、奋发有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一线、重大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顶岗锻炼,让优秀先进的干部有成长的空间,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有成长成才的通道。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筹建教师发展中心,打造职教学习坊,举办新入职教师成长“五个一”活动(集体谈一次话、集体宣一次誓、确定一名导师、做一次书面承诺、写一篇行业调研文章),建立学校知联会小组、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少数民族师生联谊会等统战团体,开展“与美有约·以美育人”专题讲座、“书记沙龙”“院长早餐会”“阳光体育”等活动,切实把全体教职工组织起来、活跃起来、凝聚起来。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积极推动教师团队建设,以优秀党员教师为带头人,组建教改课题组、教学能力项目组、技能大赛赛事组、创新教学团队组、技能大师组、艺术创作组“六大”团队,提高教师在教赛研创、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学生个性培养等方面的能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不久前,多名师生登上学校官微和社交媒体平台,受到来自学校的鼓励和表扬,因为他们逆行而上,为疫情防控、扑灭山火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8月23日晚,学校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音乐学院教师苟笛得知重庆北碚缙云山突发山火,因山路陡窄,大车无法通行送油锯手上山。他响应号召,开着摩托车前往现场,频繁往返运送油锯手上山救火。“我是党员,有事请找我!”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李顺作为一名疫情防控突击队队员,连续一周奔波忙碌,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有幸能够参加到这次疫情防控行动当中,也是尽我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学校里这样的老师不胜枚举。他们的名字闪亮耀眼,以点滴付出,汇聚成强大的力量。
“小课堂”催生“大思政”,激活培根铸魂“倍增器”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5月7日,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大力涵养“学术气、书卷气、艺术气”校园文化,学校将原生态的枇杷园与师生文艺体育活动相结合,举行了第二届枇杷艺术节,打造“文化+艺术+劳动+实践”并举的育人活动阵地。艺术节期间,开展了重庆高校教师美术作品精品展、灯光秀、文化遗产校园展、创意集市等系列活动,师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领略文化与艺术的交织之美,体验劳动之乐。
从社会的大课堂,到校园、舞台、讲台、排练厅的小课堂,学生在参与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这只是学校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一个缩影。
“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先后制定《“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建设方案》,大力推进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组织育人等为基础的“十大育人”体系,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按照“一系一特色、系系有抓手”的思路,积极打造特色鲜明、针对性强、有感染力的“三全育人”品牌,着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为了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每学期至少为学生上1次“形势与政策课”,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与青年学生“同频共振”。学校还坚持用好用活红岩联线等红色资源、党建共建基地的思政教育资源,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提升师生的获得感。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学校将主题教育和学生思想引领相结合,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党史云答题竞赛、“思政战‘疫’小故事”分享、“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暑期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冲锋号”吹响“攻坚战”, 按下“双高”建设“快进键”
突出党建领航事业发展,党建助推事业发展。这两年,学校坚持以实施重庆市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实现了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的跨越式发展。
2021年,学校成功入选重庆市“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获批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教师团队入选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成功入选市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于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制定“双高”创建方案,启动“双高行动计划”创建工作,到开展“双高”建设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成果汇报等方式提升了学校教师职业教育政策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推进了学校“三教”改革,促进了专业群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影响力持续有效提升。
学校瞄准“双高”建设谋突破,设立“双高”特别党支部,建立“双高”推进十大保障机制,举行“双高”知识测试和“双高”建设论坛,先后赴四川、天津、山西、湖南、上海等地“双高”院校、艺术类高职院校、文旅行业知名企业调研办学成果和特色做法。
近年来,学校高标准承办2021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年会,牵头组建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首届重庆市文化旅游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发起组建的重庆文旅(广电)职业教育集团落地多项校企合作项目,不断推动学校站出来、走出去,全面提升话语权和软实力。
“大格局”弹好“交响乐”,传递校地融合“好声音”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优势,以“艺术+”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助力文化繁荣发展,以文化培训、艺术培训、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传递服务地方发展“好声音”。
智志双扶,助力精准脱贫。2019年—2021年期间,学校选派2名干部到璧山区正兴镇大面坡村和巫山县双龙镇协助开展扶贫工作,以少儿艺术普及培训、送文艺下乡、非遗产品包装设计、资助贫困学生对口扶贫5个贫困乡镇,资助近百万元。
服务乡村振兴,为黔江区杉岭乡、巴南区木洞镇、秀山县洪安镇提供农商品视觉设计、包装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服务;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项目,开设蜀绣、漆器髹饰、木版年画(木雕)、梁平竹帘(竹编)、荣昌安陶等十余项“研培计划”,累计培训上千人次。音乐学院学生团队为乡村量身打造《文艺兴村——巴渝音乐艺术乡村品牌打造计划》,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
2021年5月,时任学前与艺术教育系党总支纪检委员的胡景程向党组织申请去往黔江区石家镇清塘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多以来,他吃住在村,尽心尽力履职尽责,不断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2022年被评为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努力彰显学校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与作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实地调研,定期听取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解决帮扶村实际困难,推动校地结对帮扶工作。2022年7月,学校5个实践团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了艺术课程支教、党代会精神宣讲、文艺汇演、美化乡村等活动。3年来,先后有420名师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遍及14个乡村。
这些年,彰显“服务为民”主题的师生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教师原创歌曲《春暖我的家》入围2020重庆市脱贫攻坚原创歌曲大赛30强,创作的乡村振兴题材话剧《片片红叶情》、歌曲《山里红》获2021年度重庆市文艺创作项目资助,组织开展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西部地区现当代舞编导人才培养》。
成绩的取得,深刻印证了学校党委成功将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效能和动力,书写了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者:姚聪 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