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办出中国特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职院校坚定职业教育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新时代高职教育文化育人,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优秀传统文化“溯根源”、以地域特色文化“赋特色”、以现代企业文化“立类型”,三者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制造业重镇佛山市顺德区。顺德自古以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率先拉开文化育人改革帷幕,经过近20年的实践,形成了“一统三融四协同”高职文化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以何种文化育人、如何文化育人”高职文化育人路径,走出一条培养“幸福工匠”的特色之路,构建当代中国高职人的精神家园。
以何种文化育人。学校形成了集体现办学理念的精神文化、彰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品牌特色鲜明的行为文化、高品位校园物质文化为一体的“四位一体”高职类型特色文化建设模式,以增强高职教育文化自信为宗旨,全面加强中国特色高职文化建设。创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有机融合以墨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以龙头企业文化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文化的“一统三融合”文化育人内容体系。
如何文化育人。学校创设了“课堂中学习,平台中提升,实践中锻炼,环境中熏陶”的“四维协同”文化育人综合路径。
课堂中学习。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为了实现通专融合,学校构建了通识课和专业课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建成《大学国文》《哲学基础》《顺商故事与顺商精神》等 187门品牌性通识课程和通识性选修课程。学校率先在高职院校中开齐开足了《音乐鉴赏》《葫芦丝表演艺术》《语言表达艺术》等14门美育课程。开设龙舟课程体系《民俗与文化传承》《中华龙舟文化》等传统文化(龙舟)公共选修课程6门,学校龙舟文化项目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注重将企业文化等元素融入实训基地“软环境”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和氛围,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育人路径,探索人格塑造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平台中提升。“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机制,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建成省级以上协同育人平台51个。学校建设广东省高职教育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城人之美——公民素质协同培育中心”,建设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等省级以上实训实践教学基地33个,建设广东省第一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3家。实施学生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专业专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建设包括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14个省级及以上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形成全面融入地方文化的“平台+”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
实践中锻炼。学校的活动已经形成制度化、届次化、规范化、精品化的态势,并通过“业余团校”“青马工程”“踏足神州·薪火相传交流体验营”等思想政治第二课堂,“挑战杯”“发明杯”“攀登计划”“青年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等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文化艺术节、 新年音乐会、经典诵读、粤剧曲艺等文化艺术第二课堂,体育节、咏春拳传承课、龙舟文化课等体育锻炼第二课堂,“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5种隐性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向善、向真、向美、向上、向优”。
环境中熏陶。建校之初,学校即充分考虑到校园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从选址、规划和建设方面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原则,在布局上体现“纯净、理性、优雅、现代化”和“人本化、生态化”的理念,在规划上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成品位高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校园文化景观构成了完整的文化环境育人链。学生从“智慧门”开启求学之路、领略“日景”的时间感、体验“科技迷宫”的曲折、感悟“工匠雕像文化园”和墨子馆所展现的职教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经过近20年的文化育人实践,学校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校园精神文化,培养了包括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在内的7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学校将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在履行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使命中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全面开启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新征程,培育出更多的幸福工匠。
(李先祥 毛琼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