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呼和浩特9月20日电(记者高平、王潇)“开闸!”9月20日上午10时,随着一声令下,滔滔黄河水通过闸门向岱海方向奔涌而去,备受瞩目的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全线通水,掀开了岱海流域生态治理新篇章。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有“草原仙湖”“塞外天池”等美誉,近年来岱海出现湖面萎缩、水质下降等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乌兰察布市组织相关专家修编制定《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共实施24个治理项目,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是其中的“压轴之作”和治本工程。
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于2020年11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总输水距离134.24公里,主要包括3个隧洞、3个泵站和123.09公里管线,设计取水流量为3.02方每秒,批复年取水规模为4466万方。此后,内蒙古多次组织发改、水利、生态环境等相关厅局实地调研,指导项目进展,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最终在19个月后完成工程建设,于20日实现全线通水。
“万顷波涛涌碧空,千层白浪起峰峦。”这是清代诗人范大元描绘的岱海。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作为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的治本工程,投入使用后,通过提供新鲜水源,能够有效遏制岱海湖面萎缩,不断改善湖水水质,将逐步恢复万顷碧湖、绿水飞天、鸟翔鱼跃的塞外美景,并进一步提升岱海流域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加快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