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强调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产权保护,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简称,具备“专精特新”特点的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当前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科技创新亟待突破的重要关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地位日益突显,越发成为一支需要牢牢抓住、充分依靠的力量。
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截至2022年9月,工信部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全国范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多家。据统计,目前各类“小巨人”企业参与制定修订标准13000余项,约半数“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为10%~30%,其中有235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总量快速提升,其主导产业更加聚焦,创新优势也在得到体现。不过,也需正视的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财务负担较重、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影响下,“小巨人”企业面临不少成长中的烦恼。要解决这些企业的“急难愁盼”,有赖于更强有力的支持。
优化创新环境是培育更多“小巨人”企业的关键抓手。首先,要明确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标准。日前,工信部印发相关文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认定进行了规范,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企业看清差距、认清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满意度。此外,还应不断完善培育服务举措,加快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同时,充分发挥数字平台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推进减税降费是促进“小巨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举措。减税降费不仅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也是疫情之下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以及用电用网资费成本问题也值得投以关注,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为中小企业营造竞争优势。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小巨人”企业发展活力的基本保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助于持续降低中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而全链条全领域监管的强化,也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探索对政务服务流程进行再造,建立事前会商、事中联动、事后跟踪的协同机制,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将让中小企业收获更多便利度、获得感。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激发“小巨人”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方式。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涵盖大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中介服务组织等多方主体的工作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协同配合,将使得大中小企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和服务链得到全面融通。此外,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接得上、接得准、接得紧。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提炼固化为制度,推进融通创新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拓展。
(作者:邹一南,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