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6日 10版)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9月15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黄润秋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他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明显减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被逐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也更加成熟。”黄润秋指出。

    绿色发展成效不断显现

      黄润秋介绍,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二氧化碳。

      以下一组数据则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诠释:2021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左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1%;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都稳居世界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并平稳运行;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碳中和’冬奥会,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所有场馆100%由清洁能源供电,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展示了我国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坚实步伐。”黄润秋补充道。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一个标志性举措就是部署开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黄润秋看来,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主要成效可以用“三大变化”来概括:

      一是空气质量发生历史性变化。“全国细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并进一步降到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达到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优良天数比率2021年达到87.5%,比2015年增长6.3个百分点,我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二是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这十年,我国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占比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84.9%,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土壤环境质量发生基础性变化。“近些年,我国出台首部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展全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另外一个标志性举措是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显著。黄润秋介绍,过去十年,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68个百分点,达23.04%,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建成首批国家公园,建成首个国家植物园和种子库;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5%以上;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过去十年,我国还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黄润秋将我国的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概括如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东道国举措,会议发布《昆明宣言》,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篇章;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展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等。

      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通过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2021年,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成为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可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我国正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黄润秋表示。

      (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