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伴随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职教院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对标国家战略和陕西经济发展新要求,倾力“办有灵魂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学校、创有境界的文化、育有底气的人才”,始终走在职业教育的第一方阵,让学生有劲头、有学头、有奔头。
思想铸魂 技能报国有劲头
全域协同,一体化整合育人资源。瞄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命题,学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切实推进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在加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等内涵建设的同时,深度融合政、行、企、校育人合力,构建全员参与、全域协同、全链联动、全程闭环的“大思政课”体系,弘扬“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治学精神。在润物无声中为青年擦亮鲜红底色,让学生在学思践行中,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报国更具成效。
六心同育,助力学生成长成材。瞄准“堪当‘造出来’重任时代工匠”的目标,紧扣“技术技能工人到大国工匠”的培养过程,结合装备制造行业特点,学校深入实施“红色匠心”文化育人工程,凝练匠心精神,传承红色血脉,进一步延伸思政教育阵地,不断丰富和深化思政育人内涵,将“红色匠心”通过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贯通到育人的全方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制度约束与活动熏陶结合,实施“六心同育”工程,构建 “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的育人格局。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国家级、省级艺术大赛中累计获奖75项,连续6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
课堂强基 大思政协同有学头
一体两翼,打造协同育人生态圈。以建好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为抓手,学校坚持以抓好“三进”为“主体”,以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两翼”,下大力气推动全校课程同向同行。通过把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纳入“双高计划”,实施思政“耦合育人”行动方案,将每门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融入思政课知识要点和专业课价值观教育之中。通过打造思政课程金课、设立思政教改专项、建设在线开放思政课、突出思政教育实践等,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创新实践,筑牢思政课程主渠道。学校以探索破解思政课实践育人困境为抓手,将思政元素、文化元素、职教元素、陕工元素、科技元素等落实在校内实践教学线轴“1+4”模式和“学马研习·践创空间”上,一体化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内研学+VR/AR体验+工坊练创”三维融创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抓好“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贯通,守好“有硬度”与“有温度”的互融,坚持“研学”与“练创”的共促,让学子在学、做、研、创层级递进的立体化实践课堂中不断强化知识、提升能力、深化情感。
耦合育人,畅通课程思政微循环。学校出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挖掘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综合素质实践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履行专业、课程、教师承担思政育人的责任。现已形成“课前师生协同研讨+课中师生共同学习+课后师生会同反思”的“三同”课程思政螺旋改进机制,培育出60个蕴含思政元素、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由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组成的50门“课程思政”金课,凝练汇编成《“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集》,打造了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实践增信 出彩人生有奔头
搭建平台,开创实践育人新品牌。为构建时时、处处、人人的全方位思政育人场域,学校以“四味·茶叙”、立德树人论坛、“三走进”等参与面广、立意高远的品牌活动为引领,盘活校内外专家领导、优秀校友、技术能手等多方育人资源,汇集育人要素,从完善体系、扩展渠道、创新载体等方面把育人工作各项政策和举措落到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推动全员参与、全时贯穿、全域协同,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着力网络,占领无形育人主战场。学校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网络育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主动占领网络思政主阵地,在校园网站中打造“青春榜样”“为人师表”等栏目,深度挖掘师生中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以身边人的榜样力量为引领,讲好育人故事,引起师生广泛共鸣。举办“五彩翔云”网络文化节、建立“微影”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创新学生参与机制,鼓励学生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体验式、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和成长体验,创作了一批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创作、人人交流互鉴、人人接续传播的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不负韶华行且知,为有源头活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践行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使命,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教育引导学生“为获得知识和技能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人民走出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王君 王伟 王金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