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

    “前海方案”发布一周年——

    深化改革创新 释放“扩区”动能

    作者: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6日 12版)

        2022年7月21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正式开园。前海管理局供图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前海管理局供图

      【大湾观察】

      “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就是我参与设计的欢乐港湾!”坐在深圳前海新地标“湾区之光”摩天轮上,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吕达文欣喜地告诉记者,前海有着公平开放的平台和资源的区域统筹,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良好创作环境。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发布,前海迎来了物理空间和政策空间的“双扩容”,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抓住“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前海方案”的重磅政策利好正加快转化为发展红利。2021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1755.67亿元,同比增长10.5%。今年1到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持续保持生机勃勃发展态势。

    制度创新让前海更具活力吸引力

      迎着海风,顺着吕达文所指的方向眺望,以前海公园为中心,“扩容”后的前海如两翼展开,连接起高楼、港口与绵延的海岸线。“现在每周都有香港的同行给我打电话,询问前海这边的情况,想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吕达文说,“前海方案”实施一年来,在前海创业的港人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比如前海的建筑行业越来越国际化,推出了很多新政策,这让很多香港同行跃跃欲试。”吕达文说,此外在企业和个人税收方面对标香港的改革,让法律、会计、金融、教育等专业人士都很愿意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我有一批朋友已经要过来了,里面包括长居香港的外籍人士。我自己的公司员工规模也扩大了15%。”

      吕达文体验到的政策环境变化,正是源于前海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所采取的制度创新。“前海港澳e站通”的建设提供“注册易”“办税易”“社保通”等223项服务,让香港投资者“足不出香港、一站式”办理前海政务事项;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让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一次申请、按需发证”,审批办理时间由49天压缩至13天,电子印章综合应用、商事主体歇业登记等创新做法全国复制推广;发布全国首个《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建筑信息模型(BIM)轻量化和协同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拓展至五大类30项,极大推进了前海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推出创新成果72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2021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优越的营商环境、良好的创新生态让越来越多来自海内外的人才聚集在这里工作、生活,成为创新开拓的活跃分子,共同为前海“黄金十年”绘就美丽的画卷。

    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今年8月,随着首批21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获颁执业证,一个因内地与港澳法律体系不同带来的法律服务壁垒就此打破。港澳律师从此获得到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执业资格,迈出了推动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前海方案”发布后,港澳律师来前海执业的意愿更加强烈。大湾区律师执业在深圳落地,为港澳律师打开了一扇新的业务之门。

      “希望能够发挥澳门律师的优势,多参与内地企业与葡语国家经贸方面的法律工作,帮助内地企业走出去,或者帮助葡语国家的企业与国内经济市场对接,构建起彼此沟通的桥梁。”来自澳门的律师李金月说,目前她已在前海德和衡联营律所执业。

      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只是前海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千面”之一。金融业、国际合作领域的开放水平同样不断提升: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落地实施,跨境股权投资管理规模超400亿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200家金融机构,港资外资机构占三成,在全国率先开展契约型私募基金商事登记试点;“基于区块链的境外人士收入数字化核验产品”作为首个跨境项目入选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前海国际人才港一站式提供451项人才服务,面向海外和大湾区招才引智。

    打造深港澳青年交流合作的支点

      “从事数字经济产业的港澳人才来创业,可以申请6到9个月的免费办公空间。除了完备的办公设施,我们还会定期组织各类政策讲解等公益创业孵化服务。”在前海图钉Camp产业共享空间的5楼,深圳立方汇人才创新项目投资合伙企业副总裁杨丽娟告诉记者,这里是集合国企、孵化器、运营管理等三方资源优势打造而成的产业办公载体。

      “‘前海方案’发布一年来,关于数字经济、海洋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政策极大地支持了我们这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也对深港澳青年从事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利好。”杨丽娟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政府紧跟企业和人才的需求调整了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设置了前海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经常走访、调研,协助资源对接,把服务送上门,为我们排忧解难。”

      作为粤港澳重要的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港澳青年对祖国的向心力,也是前海合作区的使命之一。一年来,前海持续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前来交流、实习、创业、就业,发放港澳青年专项扶持资金,拓展青年创新创业空间。

      为支持粤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2021年前海发放港澳青年专项扶持资金8600余万元。即使在疫情影响的不利情况下,前海继续推出“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组织港澳大学生来前海参加暑期实习,提供涵盖岗位匹配、参观交流以及追踪调研的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有335家企业发布4104个工作岗位、922个实习岗位。

      日前,新建成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正式开园,港澳青年“创梦”空间由4.7万平方米扩展至13.9万平方米,将助力更多港澳青年梦想腾飞。梦工场园区还打造了“港企无忧服务”“双城生活服务”“跨境人才关怀”“港青社群文化”四大香港青年专属服务板块,助力港企落地前海良性运营,助力香港青年尽快融入内地生活。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