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美国是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作者:刘铁娃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9日 11版)

      【洞察】 

      2019年1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年度首次记者会上强调,“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提供全球性解决方案,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多边主义”。2022年,在人类社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地区冲突、气候治理等多重挑战的时刻,他再度警告,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成立之初对多边主义的承诺“正在被打破”,多边合作的核心原则正面临联合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压力。

      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多边主义,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即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构建多元参与、自下而上、公开透明、民主包容、灵活务实的多边主义原则和制度。具体而言,在行为体方面,摆脱国家中心主义的束缚,重视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规范倡议者等多种具有跨境行动和动员能力的行为体,涵盖全球、地区、主权国家、地方政府、社区等多个层次;在互动方式方面,采取自下而上、民主参与、对话协商的模式,以全面增强效能。

      当今时代,多边合作的核心原则何以“面临联合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压力”?规则的最大破坏者,正是标榜“仁慈的霸权”“自我克制”的美国。进入21世纪,伴随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的制度性影响力不断被稀释。为维护全球霸权,美国不但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对外输出价值观,大搞颜色革命,挑唆地区冲突甚至发动战争,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在关乎人类福祉的发展领域,特别是金融、贸易、人权领域,肆意违反国际规则、操控国际组织、破坏国际秩序,严重影响全球议程设置、延宕全球治理进程。

      在金融领域,美国通过把握“单边否决权”、组建“小圈子”,始终牢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大决策方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机制之一,其决策基于份额制度而不是一国一票制,这是美国制度性权力及影响力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一大重要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规定,某些重大决定(例如份额调整和特别提款权分配)需要理事会85%的特殊多数赞同,还有一些重要决定需要70%的多数赞同。随着新兴国家的不断兴起,每五年一次关于份额的计算和调整不断进行,但美国一直保持高份额和在某些重大事项上的单边否决权,使得多数赞同制度形同虚设。2022年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定值审查,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这样的结果,对于美元霸权地位的坚持非常明确,再一次表明美国在该组织中的影响力。此外,美国对欧洲及其他盟友国家惯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依靠小圈子以及多数发达国家所掌握的投票份额,在决策过程中通常都能够达到所需份额比例。

      在贸易领域,美国肆意践踏贸易开放等基本原则,破坏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核心机制。近十年来,美国一再强调世贸组织需要推动所谓的“公平贸易”,通过各种非关税的贸易规则来限制新兴国家的世界市场竞争力。最典型的做法是,2020年7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签署的《美墨加协定》正式生效,取代了已有26年历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在环保和劳工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持电子商贸等领域设置了更高标准,极大限制了本地区及区域外贸易与投资,具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分析人士称这将对世界贸易的开放性和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此外,美国对世贸组织最核心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恶意挑战。最恶劣的做法就是阻挠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的法官纳新和连任程序,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在美国籍大法官格雷厄姆任期结束离职后,不能满足至少需要三位法官才能进行必要裁决的条件,致使这一机构无法继续审议成员间的贸易争端而停摆。近70%的世贸组织成员公开对此事表达不满,但美国对此无动于衷。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四处挑起贸易战,造成同期世贸组织的争端案件激增。目前,美国作为上诉方的案件有124件,被诉方156件,与之相对,其他两大贸易国/地区,中国的数量分别为22件、49件,欧盟为110件、90件,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美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给国际贸易所带来的矛盾冲突的激烈程度。

      在人权领域,美国对国际人权组织“合则用,不合则弃”,并以人权为工具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成立于2006年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是践行多边主义的有效途径,所有国家无论强弱大小都需要按期提交本国的人权状况供理事会工作组会议审议。2021年7月12日,在弗洛伊德事件之后,虽然美国政府强烈否定存在“系统性种族主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仍然通过了打击系统性种族主义的决议。该决议谴责系统性种族主义及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谴责美国执法人员针对非洲人和非裔的持续种族歧视和暴力。但美国习惯了当人权审判者,对于本国的人权状况需要经由他方审议表现出极度不适,不仅不接受建议、不采取行动,反而道貌岸然地大谈别国人权问题。2018年,美国曾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存在偏见”及“无法有效保护人权”为由退出该组织。2021年拜登上台以后,美国重回该组织。紧接着,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汤玛斯-葛林斐德就宣称,美国决定将关注阿富汗、缅甸、中国等国的人权问题。这表明,不论是退出还是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关注的始终是自己的私利,谋求的就是打击异己。

      在国际金融、贸易、人权领域,美国不惜撕下“克制”和“自我约束”的虚伪面具,其采取的政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将本国的霸权私利置于人类共同利益之上。事实反复证明,美国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和秩序的最大挑战者和破坏者,是真正多边主义的最大威胁。

      (作者:刘铁娃,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