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⑪】西海固的“三级跳”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8日 01版)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初秋,行走于宁夏西海固,扑面而来的是画意诗情!

      山峦上,天高云淡、松涛漫卷;田野里,稻菽滚滚、绿海绵绵;巷陌间,新居错落、柳碧花繁。

      这,还是左宗棠笔下“苦瘠甲于天下”的西海固吗?

      山河依旧,旧貌新颜。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连跳三级的西海固——

      迁出百万人,此一级跳;

      圆了小康梦,此二级跳;

      阔步振兴路,此三级跳。

    一级跳:迁出深山百万人

      “不怨天怨地怨政府,只怪自己生得苦。”34年前,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毛套村的刘克银,撂下这句深山沟里驮水时的一步三叹,跑到首府银川的建筑工地打工去了。

      西海固是一片浓缩了人类与绝对贫困抗争史的土地。旱天岭、喊叫水……不仅地名透着干涸,就连“花儿”都唱出了焦渴:“沟岔里的水干了,我的嗓子干得冒烟了。”

      “都说靠天吃饭,那时候,咱西海固这天,根本就指望不上嘛。”刘克银不经意地舔舔嘴唇,仿佛还残留着苦涩的味道。

      理论上,这里的最大人口承载量为每平方公里22人,却一度要养活142人。人们只能以竭泽而渔的方式向自然讨生计。越旱越垦,越垦越旱。陡得连驴都站不住的坡地都种上了麦子,可还是吃不饱肚子。

      有人处无水,有水处无土。咋办?迁!

      2012年7月25日,刘克银所在的毛套村整村搬迁至宁夏中部的红寺堡——这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移民开发区。现代水利技术让黄河水提升近300米,人随水走,水向土流,当甘甜的黄河水汩汩流入亘古荒原,因人与水、土等资源错配结成的贫困坚冰渐渐消融。

      在宁夏,和刘克银一样的移民多达123万人,超过宁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自1983年开始,历经30多年,跨越6个阶段。从北至南,移民安置区覆盖了宁夏所有的市县区。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内,如此大规模、高比例的人口迁徙,历史罕见。

      你看,在迁入地,人在聚集,移民们正将沙丘荒漠变成阡陌纵横的绿洲新城;在迁出区,山在变绿,留守者们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曾经绝迹的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到家园。

      迁出百万人,换得千山绿。西海固的“第一跳”,跳出了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的恶性循环。

    二级跳:圆了千年小康梦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1998年从老家西吉县搬到闽宁镇时,所有的家当就是一把铁锹,下车时还忘了拿。”刘昌富是跟家里老人吵了一架跑出来的,兜里只装了五毛钱。

      第二年,刘昌富就随《山海情》里的“凌教授”、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种了草”。这一追随,就是二十多年。

      “巨菌草产量是青贮玉米的3倍,粗蛋白含量比玉米还高,前几年,我每年都种200多亩,净利润40多万元。”刘昌富站在比他高出一倍多的菌草地畔,嘿嘿笑着告诉记者,“今年种了800多亩,照现在的价格,净落150万元绝对没麻达。”

      移民搬迁后的西海固,在闽宁协作的山海激荡下,开启了迈向小康之路。26年接力,4000多个援建项目落地,近6000家福建企业落户,5万多西海固群众在闽稳定就业。

      曾经依山就势分布于大山褶皱里的村庄,一个山头往往只有几户人家,通水、通电、通路……建设成本高得吓人,投资效益低得惊人。搬迁,为同步建设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各项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能。

      “建了广场,通了公交,有了自来水,如今又吃上了‘智慧水’。”甘宁两省区交界处的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何塬村,48岁的雷炳西习惯性地圪蹴在新房的台阶上,在手机上捣鼓了几下:“你看,交水费、查水量,一目了然,方便得很!”

      你瞧,山里山外,哪家哪户,不是自来水接到灶头,宽带扯到炕头,公交通到村头?学校、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抬脚就到。规模大点的村,村史馆也成了标配。

      “通了水,有地种,还担心有劲没处使?就怕时间不够用!”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祥祥家庭农场80后女当家人王航弟一口气种了50亩枸杞,一年收入二十多万元。

      产业旺了,农民富了,环境美了,风气好了。2020年,西海固打头的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序列,成功翻越了脱贫路上的“六盘山”。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西海固的“第二跳”,跳进了祈盼已久的全面小康。

    三级跳:阔步振兴大道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西海固,顾不上喘气歇脚,这个曾经的贫困标本,迅速将“脱贫后”这一完成思维,转向“后脱贫”的起步思维。

      从海原县县城出发,一路向东南行至南华山的一处山坳,一个天然隔绝的良种牛繁育中心镶嵌在翠绿的“草场”里,健壮的种公牛鼻子里喷着粗气,眼神犀利地盯着来访者。

      “前些年,很多农民靠养牛脱了贫。但要让收入再提升,就得‘芯片’好。”讲起这个不久前才建成的“种子工厂”,从北京请来的技术负责人张海涛卖起关子,“必须改良品种,让西海固近200万头肉牛迈向高端化。”

      肉牛正在迭代,土豆迎来“薯光”。前几天,雪川固原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综合开发项目投产,从地头到餐桌,圆滚滚的土豆经冲洗、去皮、切割等全自动工序,变成金灿灿的薯条。

      “甜蜜”了日子的葡萄,酿酒渣粕中的葡萄籽提取物80%出口国外;“火红”了光景的枸杞,作为纯天然的口红色系进入时尚一族的化妆包;“点亮”了生活的黄花菜,被加工成冻干粉加入保健品的队伍……

      地还是那些地,打开群众收入的增量空间,既要靠科技,又要靠改革。宁夏将创新驱动作为“五大战略”之首,产业出卷,科技答题,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同时,推进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等“六权改革”,释放生产力。

      盐池县花马池镇惠泽村的田野空无一人,近万亩玉米泛着黑油油的绿。地头的泵房里,村支书官玉站在一个巨大的塑料罐前,里面的水肥汹涌打转。大屏幕上,温度湿度、土壤墒情、阀门状态等一目了然。

      “以前各种各的,全村一百多户都拴在地里。今年,挖掉了坎塄,铺上了滴灌,五六个人种全村的地。”官玉自问自答,“解放出的劳动力,哪一个一年不挣个两三万?这叫腾出时间换来增收空间。”

      跳跃,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看,西吉县龙王坝,“贪心”的致富带头人焦建鹏不满足于几块梯田、几孔窑洞、几桌农家饭带来的“现金流”,几番努力,争取到了宁夏首家乡村振兴学院落地挂牌:“乡村振兴,没有人才哪行?龙王坝要吸引各类人才来培训、来实践,带来人气、留下智慧!”

      “过去三闷棍打不出一句囫囵话,如今个个都能玩直播,嘴皮子还挺麻利。”前不久,宁夏第五届农民篮球争霸赛上,西吉农民王风强用卖牛钱买了一套直播设备,就为让“狂热”的父老乡亲们都能看上篮球赛。

      西海固在提升、在起跳。今年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四大提升”拓展为“六大提升”,涵盖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等方方面面。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西海固蓄足动能的“第三跳”,又会“跳”出怎样的光景?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