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5日 星期一

    播下一粒种 花开六十年

    ——辽宁抚顺一心坚守学雷锋

    作者: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李青坡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5日 03版)

      8月的午后,骤雨掠过,闷热感扑面而来。天刚放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居民李连友便拿起一块干抹布来到睦邻廊,擦拭被雨水打湿的长椅,让出来散步的邻居们放心休息。不远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鲜红大字,高悬在住宅楼侧面十分夺目。

      一个人定义一座城,一座城孕育一种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

      抚顺市雷锋社区曾叫“风华社区”,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营房驻地。1962年8月15日,也正是在这里,雷锋因公殉职。60年再度回眸,学雷锋已成为抚顺人坚持不懈的自觉行动。雷锋精神仿佛一粒种子,撒播在这座城市的泥土中,生根发芽、花开烂漫、历久弥新。

    雷锋精神深入血脉

      抚顺和雷锋有着解不开的缘分。这里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

      1960年4月,雷锋随部队来到抚顺。自此,一个穿着军装、热情开朗的小伙子便出现在抚顺的大街小巷。节假日车站人流量大,雷锋就去扶老携幼,帮忙打扫卫生;孩子们上学贪玩爱闹,雷锋便担任了两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启发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地建设需要人手,雷锋就利用休息时间去帮忙搬运沙土……

      涓滴细流,汇为江河。雷锋的平凡善举被抚顺人看在眼里,也记在心头。从此这片土地便与“雷锋”二字紧紧相连。雷锋殉职后的第三天,抚顺召开了“公祭雷锋大会”,为雷锋送葬的群众竟多达十几万人。而更多的思念,则体现在行动的自觉上。雷锋牺牲后的4年内,从城市到农村,从部队到学校,从机关到厂矿,从商店到街道,抚顺市学雷锋的新人新事到处涌现,助人为乐蔚然成风,仅各种形式的学雷锋小组就达上万个,20多万人参加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用抚顺人的话讲:“不管东南西北风,抚顺人就是学雷锋”。

      雷锋精神已深入血脉。如今,抚顺市先后涌现出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服务队3000多支。1000余人荣获全国、省、市学雷锋先进个人,以雷锋命名的站、岗、亭、车、路、班组和团队遍布城乡,雷锋精神在这里花开叶散。

    崇尚雷锋自然“雷锋”辈出

      迈入新世纪,群众自发的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评选学雷锋典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6年,抚顺市“百姓雷锋”评选活动应运而生,使抚顺市学雷锋活动达到一个新高度。

      “每年评选10位学雷锋先进典型,并集中进行表彰。”由于评选名额有限,但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如何取舍成了难题。抚顺市委宣传部建设雷锋城办公室主任高雪峰回忆说,“百姓雷锋”评选主要面向百姓。当时评选委员会有三个“不考虑”:地位高的人不考虑;名誉高、荣誉多的人不考虑;经济实力强的人不考虑。正是三个“不考虑”,为今后的学雷锋典型推荐奠定了一以贯之的鲜明标准——学雷锋要接地气。

      雷锋来自百姓,百姓可成雷锋。抚顺“百姓雷锋”层见叠出,翻看他们的事迹,一件件凡人善举宛若闪闪明星,照耀出雷锋精神的熠熠光辉。抚顺市东洲区龙腾社区居民王国亮的妻子尤英肢体三级残疾,尤英的弟弟尤利智力一级残疾。王国亮主动把尤利接到家中,细心照料26年,即便尤利心衰住院,也散尽家财全力救治;新宾满族自治县响水河子村村民徐根绪义务清扫烈士陵园25年,每天徒步两个小时山路风雨无阻;抚顺市望花区五老社区居民亓桂香在得知邻居瘫痪在床、儿子智障、女儿尚未成年时,主动担任“家庭保姆”十余年,直至邻居去世……

      一个雷锋带动一群“雷锋”,一群“雷锋”带动一城“雷锋”。如今,“百姓雷锋”已走过了16个年头,推选产生了165位“百姓雷锋”年度人物,50个“百姓雷锋”优秀团队,带动形成学雷锋先进集体500余个,县区级学雷锋典型近2000人。正如在“百姓雷锋”颁奖主题曲《百姓雷锋》中唱的那样:“都是些忙忙碌碌的老百姓,都在做平平常常的小事情……却为民族留下了闪光的姓名。”

      “雷锋精神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革命传统,根植于中国文化,吸取和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伟大精神,也因此在历经60年沧桑后,依旧光彩照人。”抚顺市雷锋学院李强说。

    学雷锋与做志愿一脉相承

      做志愿就是学雷锋。在抚顺,志愿服务为社区治理找到了良方。

      “上午,清扫社区广场,清理长廊垃圾;中午到二院给金晓钢送饭;下午陪同物业工作人员检查下水井疏通情况。”

      “解决了市场商贩使用高音喇叭噪声扰民问题,受到附近居民一致好评、拥护、欢迎。以后还要加强巡查,防止反弹。”

      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来自抚顺市望花区雷锋社区党员家庭代办站代办员刘全国的记录本。刘全国退休后,做起了志愿者。25个厚厚的记录本,上面写满了为居民代办的6000余件民生实事,从2013年7月28日一直记录到2020年12月26日(他生命结束的前一天)。

      代缴费用、修理水管、住院陪护……两千多个日夜,每次志愿服务的事虽小,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了每一位社区居民,成为雷锋社区居民心中的“活雷锋”。

      在刘全国的感召下,这个拥有4567名居民的社区里,志愿者人数竟有1017人。雷锋社区党员家庭代办站也从原来的16个变成现在的24个,覆盖了社区内所有居民楼。代办员们一人一楼一门洞,24小时受理各种日常事务,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截至2021年,党员家庭代办站为居民代办各类事务2万余件,实现“零积压、零差错”,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赞扬。

      “社区党员有引领,志愿服务也更加专业。”雷锋社区党委书记吴振华对记者说,“从最初的打扫街道到现在的理发、义诊、法律咨询,每月的‘党员义工奉献日’,就是大家‘竞技’的大舞台。越来越多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参与其中,在社区形成了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谐局面。”

      现在,“雷锋城”里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抚顺市志愿服务范围面向专业细分,涵盖便民服务、环境保护、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扶贫济困、应急救援、支教助学等十几个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实名登记注册的学雷锋志愿者达25.3万名,志愿队伍达1681支,常年开展近百项志愿服务项目。

      (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李青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