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16】告慰红军好阿哥,拿山今已换新颜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李 晓 胡晓军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2日 01版)

        九丰农业博览园。井冈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扫码看视频感受拿山的“红军情”与新风貌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16】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苞谷,(介支个)金灿灿。苞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苞谷棒棒,咱们穷人掰。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十里相送,送别红军。送到下了山、过了坡,送到江之畔、大道旁,送出了泪花花、诉不尽贴心话……上世纪60年代,一首深情缱绻、催人泪下的《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群众与红军之间的血肉深情,唱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世代绵延的红色情怀。2001年,电视连续剧《长征》将其作为片尾曲、插曲,更是让动人的旋律家喻户晓、传扬不息。

      “三送红军到拿山。”此刻,记者就站在井冈山市拿山镇十字路口。眼前,一座火红的雕塑似旌旗漫卷,又如山峦起伏,上面刻着这句歌词,在五颗红星映衬下华彩熠熠。

      “拿山是歌里出现的第一个地名。它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重要组成,是湘赣根据地的中心,也是红六军团长征的集结出发地。”陪记者一同寻访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肖邮华介绍道,“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就曾提到,‘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百八十里。四周从拿山起……共五百五十里。’我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就是由此而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村百姓常到村头、河边、道旁送别。其中传唱的一首送别歌,是由客家山歌《长歌》改编而成,歌词真诚、旋律优美。1960年春,空政文工团几位工作人员到江西采风,一下子就被它深深打动,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编创出了大家今天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肖邮华娓娓道出《十送红军》的来历。

      当年的许多战士,就是在乡亲们的歌声中,在殷殷惜别的泪眼中,走向战场,走向创立新中国的征程。有的埋骨他乡,再也未能回到故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拿山用什么样的形象,告慰我们的先烈?

      汽车沿宽阔的356国道行驶。车流如织,远山似黛,路两旁是一座座两层或三层的崭新民居。“瞧,蔬菜基地、黄桃合作社、猕猴桃基地……这些都已经串成线、连成片,过去的苞谷地,已经变成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带啦!”肖邮华沿路指点着告诉记者。

      走进九丰农业博览园,迎面是一栋挨一栋的智能观光大棚。棚内,琳琅满目的果蔬长势喜人,既有辣椒、南瓜这样的“常备品种”,也有“红军菜”等“新奇特品类”。监测大屏上,光合有效辐射、含氧量、气温等数据不时跃动;智能通风降温系统高效运转,为果蔬生长营造适宜环境……众多游客不住打卡拍照,兴致勃勃。

      水灵灵的黄瓜顶花带刺,挂满了棚架。年过六旬的江边村村民兰冬妹正在手脚麻利地忙着采摘,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6点多就开工啦!现在天热,早点儿摘,蔬菜就早上市。这新鲜劲儿,多惹人爱。”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家门口务工,每个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加上流转土地给园区的租金收益和分红,每年还有不少进账。“前几年,家里的三层小楼也建起来了,生活越来越好,啥烦心事都没有了。”

      “那可不,党一直记挂着咱老区!”在她身边一起忙活的一位中年农妇扭头搭话,“当年打土豪分田地,靠的是共产党;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靠的还是共产党!”

      一村村走、一户户看,记者眼中,是井冈蜜柚、井冈蜜橙、灵芝……特色农业华彩纷呈;是精品民宿、实景演出、康养基地……文旅产业魅力绽放。“一树果、一垅菜、一台戏、一栋房”的“四个一”产业格局已经形成,规模逾5000亩的产业联盟“抱团闯关”……听着老乡们的介绍,记者不由感慨:在这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热土上,对于美好新生活的希望,正在蓬勃生长。

      忽然,一阵深情款款的歌声在不远处响起,如泉水般汩汩流淌,四周瞬时静了下来。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革命胜利呦你回头;老妹等你呦长相守,老妹等你呦到白头……”轻轻走近,原来是当地著名的“井冈百灵”——红军后人江满凤在为游客们义务演唱。

      短发、眼镜、白衫黑裤,这位朴实无华的歌者,却唱出了最动人心弦的思恋之声!

      这是流传于拿山的另一首送别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这首歌,是江满凤的爷爷——老红军江治华在50多年前写下歌词、她借用客家山歌调谱曲,爷孙俩“接力”跨越半个世纪完成的。

      “送红军、念红军。每当唱起这两首歌,我都很怀念爷爷,怀念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红军战士。我想,今天的生活已经翻天覆地,太幸福了。如果他们能看到,该有多好,该有多欣慰……”江满凤满眼深情。

      昔日的红军阿哥呦,可曾听到了乡亲们的歌与心声,可曾看到了今日拿山的动人颜容?

      (本报记者 王斯敏 李 晓 胡晓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