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9日 星期五

    菠萝救援

    (报告文学)

    作者:许 锋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9日 14版)

        插图:郭红松

      【中国故事】

      夏日的上午。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菠萝救援总部。

      王治勇穿一身工作服——橙色裤子、黑色无领汗衫,汗衫上印有醒目的菠萝救援标志。我心头不禁闪过一丝疑问,礼拜天也要穿工作服?

      “穿工作服,首先省钱,不用再买衣服;其次随时出发,奔赴救援一线。”

      大热天,办公室也没开空调。他为省电,平时不开。蚊子在我腿下、身边乱飞一气,我忙不迭拍打。“就这个条件。”他赤裸的胳膊上,多处留有被蚊虫叮咬的痕迹,还有因参加救援而留下的道道疤痕。

      茶几上,放着烟灰缸。

      “抽烟吗?”

      他摇摇头,“早戒了,抽烟太费钱。不要说抽烟,我现在留光头,自己用剃须刀就能搞定,理发钱也省了。”他嗓门大,普通话中夹杂着一缕川音。年纪虽比我小,但北方汉子似的大脸盘上一脸沧桑,是饱经岁月打磨和浸泡的“光影”。

      “一想到还有那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就停不下来。”

    “小菠萝”

      你会有疑问——一个四川细伢子,怎会跑到佛山并成为声名远播的“菠萝救援”的领头人?

      1977年,王治勇生于四川达州北山。那地方山大沟深,父母又都是农民,家庭拖累重。四年级时,王治勇不想上学了,他要省下钱让学习好的哥哥继续读书,自己跟随父亲南下打工。他们披霜戴雪从达州火车站登上去广东的列车,但是,兴冲冲地抵达佛山后,老乡先前说好答应要他们的砖厂由于转包而工作“泡汤”……夜里,他们冒着风雨沿321国道毫无目的地前行。翌日,采石场、农场……一家家打问,只要能栖身,吃上一口热乎饭,哪怕睡草棚、猪圈,干多累多重的活儿,都行。

      一家砖厂收留了他们。王治勇个子小,装窑、出窑的活儿干不了,就拉板车转运砖坯或成品砖。每次装几百甚至上千斤砖块。拉车时,咬住牙,俯下身,死死摁住车把。但路不平,遇到沟沟坎坎,车身稍一颠簸,体重只有六十几斤的他就被“撅”在半空,上下不得。父亲和工友“救”下他,帮他将车拉到平缓的地方……一段辛酸的岁月。

      有段时间,王治勇经老乡介绍去一家农场干活。老板娘见王治勇又黑又瘦,干不了什么力气活,就叫他放牛,牛也不多,五头。

      老板娘对王治勇很照顾,他感觉就像妈妈一样。

      “农场老板娘是我打工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好心人。老板娘叫我‘小菠萝’,因为我那时身高不到一米五,像个长不大的菠萝。”

      王治勇在以后的创业中,无论办小卖部、批发部,开维修店、物流公司,名称中都有“菠萝”二字。

      一颗来自大巴山麓流浪、漂泊的心在南方慢慢生根、发芽。

    志愿心

      2008年初,南方冰灾。王治勇的运输车队刚成立,接到一个电话:“有货要送去灾区,接不接?”

      “接!”

      到现场一看,是电塔、电线等抢修供电的设施。

      妻子提醒:“冰天雪地,可不好运。”

      王治勇一拍胸脯:“这货我送!”

      但司机害怕。

      “我开一台车!”

      老板身先士卒,两位经验丰富的司机不再犹豫。

      加长卡车冒着雨雪出发。王治勇此前未跑过长途货运,车至京珠高速英德段时,道路结冰,坡多且长,很难刹车——继续走,异常危险;半途而废,他不甘心。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两车“夹”一车的方式行进。好不容易抵达广东乳源后,根据救灾指挥部要求,电塔还需要送往灾情严重的大桥镇。

      从县城到大桥镇不到40公里,但路更不好走。

      他们决定将3台车连接,用后面的车拖住前面的车,以增加头车防滑能力。

      王治勇带队,像蜗牛一样小心翼翼行驶。路窄,弯多,有上坡、下坡,有的地方结冰、覆有厚雪。车身既长且重,前挡风玻璃还不断被雾气遮掩,影响视线。当车轮侧滑时,钢丝绳一下绷紧,后车司机狠狠地踩刹车,防止前车滑落。王治勇握方向盘的手臂绷如弯弓,不住颤抖。

      两三个小时后,物资被安全送至目的地。王治勇下车,冷风一吹,感觉异常冷,手探进棉衣一摸,内衣被冷汗浸透。

      物流生意做得不错,这年8月,王治勇成立物流公司。钱赚得多了,一度虚荣:“爱攀比,当时就用上了大哥大,经常大鱼大肉。”昔日那颗“小菠萝”,体重增至180斤,变成“大菠萝”。

      又幡然醒悟。

      “回想来佛山这十几年走过的路,如果没有这么多人帮助自己,又如何能有今天?那自己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

      2012年8月,他成立物流义工队。将物流公司交由妻子打理。妻子反对:“我不懂管理,这么大一个摊子交给我,我咋应付?”

      禁不住丈夫软磨硬泡,妻子妥协:“管可以,但管不好亏了本,不要怪我。”

      “一语成谶”。不到10年,昔日红红火火的“菠萝物流”门可罗雀。妻子的身份由“老板娘”变成“老板”,如今变成一个看大门的人。

      “物流公司收入好的时候,利润都被我用来搞志愿服务。妻子跟着我受了很多苦。”当着我的面,“细伢子”眼里闪烁着盈盈波光。“朋友也嘲笑我,说你刚吃上肉,就想做好事往脸上‘贴金’了。”

      他没有退却,一颗“志愿心”反而“膨胀”——2014年,组建菠萝义工爱心联盟,成立菠萝义工服务中心;2016年6月,菠萝救援队成为佛山首个获民政局批准的民间救援组织——佛山市菠萝救援服务中心。

      拿到“牌照”时,王治勇喜极而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牌照可以凝聚更多想做好事的人。

    “N+1”

      2016年,王治勇像个陀螺似的围着灾区转。

      6月间,江苏盐城阜宁,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冰雹、特大暴雨肆虐,田地被毁,房屋被拔。王治勇带救援队伍星夜疾驰1700多公里赶到。25日早6点多,晨曦微现。救援车队驶入龙卷风过后的中心地,乌云压境,狂风呼啸,车辆左右漂移。

      王治勇发出吼声:“马上救援!”

      清理废墟,排除次生灾害,协助供电部门抢修电力。使用破拆工具,将一道道断墙卸开,对房屋进行加固,将埋在废墟里的粮食、衣物、钱财等搜寻出来交到村民手中。

      7月间,安徽桐城孔城镇、潜山王河镇发生水灾。3日下午,王治勇带领队员赶到灾区。暴雨间歇,忽而又至,洋荡圩一片汪洋。村里虽经自救,仍有97名村民被困。

      夜,暴雨暂歇。队员在村干部指引下一家一户搜救。河面下渔网密布,水草丛生,水中还有折断的树木、倒塌的电线杆、断成两截的铁丝和电线。队员们借助头盔应急灯发出的光亮,小心翼翼地驾驶、躲避,遇到不明情况,跳入河中徒手推船。为防止出现意外,一根绳索将队员“拴”在一起。

      “有人吗?我们是菠萝救援队的。”肖鲲、何腾远等队员一声又一声的呼唤在水面飘荡。

      静寂无声。

      暴雨又倾泻。视线受到干扰,水势上涨,摇摇欲坠的房屋随时会坍塌,但队员没有停止搜救。

      97名群众终被安全转移。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说什么也不肯将救生衣脱下还给救援队,“我这条命,是你们捡回来的,这个救生衣,我不脱,多少钱我都要买下来,哪天我走了要带上它一起入土!”

      王治勇看着老人,边笑,边哭,心中坚定了信念——将应急救援做下去!

      7月20日,湖北荆门屈家岭管理区通过当地志愿者联合会发来紧急救援请求。

      “灾情就是命令,马上出发!”

      20日晚23时10分,救援队抵达屈家岭。虽明月当空,却无一点诗意,多处已被水淹没,深不见底。求救部门担心夜晚救援会有危险。

      “我们请战,连夜营救。”王治勇道。

      救援第一处,是一家三口人。因铁门阻挡,冲锋舟无法驶入。救援队员在齐肩深的水中游至小女孩身边,将她架在脖子上送上冲锋舟。女孩不断啜泣,队员安慰:“我们来了,没事的。”第二趟进入,将大人接出来。整晚,一趟趟往返,救出57名群众。

      翌日上午8时,洪水未退,又骄阳似火。队员们刚吃了点东西,得知一名孕妇被困。

      人命关天,何况两条人命!

      救援队员迅速赶往目的地。

      “救命!救救我!”

      队员从皮艇翻入孕妇居住的房间,经1个多小时努力,将顶着西瓜一样大肚子的妇女安全救出。几天后,孕妇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队员不舍昼夜,每天搜救达16个小时以上。由于皮肤持续暴露在烈日下,多数队员出现脱水、面部及四肢被灼伤情况。

      王治勇累倒并昏迷在抗洪抢险现场。他倚靠在一座宅院门口,脑袋向外耷拉,鞋上、腿上全是半干的黄色泥浆,左肩挂着的对讲机信号频闪。

      卫生室。一位老农哽咽着对医生说:“快救救这个好人啊,他是因为救我们才累倒的。”

      王治勇醒来后,面对医生的劝说,笑笑,又摇摇头。

      后来,他说,还真有点怕再也醒不过来了。

      每次救灾,妈妈都要发信息给他:“要注意身体,回来给我们养老。”

      “我们的队员,在救灾前,都签‘生死状’,真的是含着泪水在奔跑。”

      2017年6月,王治勇和队员出现在江西修水。普降暴雨,洪水汤汤,修水已成泽国。由于任务艰巨,半月间,王治勇先后调5批队员前往增援,携带了冲锋舟、橡皮艇、破拆设备、无人机等。

      一个个孩子被抱了出来。

      一个个老人被抬了出来。

      半月,共转移被困群众近千人,搜索面积近5万平方米。

      但是,在救灾中被洪水冲走的3名杭口镇干部匡美建、邓旭、程扶瑶始终没有找到。

      “好好摸一下树底下,要搜查仔细。”王治勇徒步涉水摸索搜救、叮嘱。

      洪水齐腰,树木七歪八扭,交错的枝丫挂着稠密的树叶在水面漂浮。王治勇俯身查看时,水没过前胸。张玉霞拿根竹竿往树底下轻轻探试,慢慢拨拉。

      后来,大学生村干部程扶瑶的遗体被发现,王治勇率队员赶往现场处理。

      现场痛哭声撕心裂肺。

      精疲力竭之时,大地当床,明月当被,王治勇和队员们枕在石头上,英雄遇难、遗体搬运的画面在他脑袋里晃来晃去……

      救灾结束时,一名队员去水果店买哈密瓜,连跑三家店都没买到。

      “店老板一看我穿着菠萝救援队队服,说你们千里迢迢来救我们,我们怎么能收钱?”

      那名队员索性脱了外套进去——也不行,没得商量,拿,随便;买,不卖。

      7月10日,救援队返程。王治勇决定悄悄离开。

      失联干部英雄匡美建的夫人赶到救援队驻地守候,但被王治勇“摆脱”。她在电话里向王治勇哭诉:“你为什么要偷偷走,为什么连一个道别的机会也不给我。”

      一些市民得知消息后,开车一路追赶,最终在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服务站将他们“截停”,然后“派”一位在佛山顺德开家具厂的老板全程“押送”。

      翌日。晨4时。当菠萝救援车队驶出高速公路狮山出口时,公路一侧站满了人,他们是在佛山经商、务工的修水人,等了一夜。而在菠萝救援总部,200多名修水人拉横幅列队,眼含热泪呼喊:“谢谢你们!”

      王治勇和队员们热泪盈眶。

      “用真爱帮助别人,给人以温暖,这就是中国公益的力量!”

      2020年6月,广西桂林阳朔县城南凤楼村,漓江二级支流金宝河畔。平日,风景美不胜收,若再有霏霏细雨点缀,云山掩映,云雾氤氲,如人间仙境。

      只是,此刻,乌云遮天蔽日,暴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漫,道路被淹,一片汪洋。

      但人们还心存侥幸,望望天,山里的雨,来得急,去得也急,或许就过去了。

      7日清晨,河水涌入院中,车辆被转移。早餐时,河水涌入一楼大堂、餐厅、客房,淹过人的脚踝、小腿……游客被困酒店二楼。

      求救!王治勇获悉阳朔遭遇洪涝灾害,迅速集合队伍。

      张玉霞!到!

      甘文兴!到!

      …………

      王治勇带队,车辆载着专业救援设备,连夜赶往灾区。8日晨6点多,到达凤楼村。先转移40多名大人、小孩后,来到不远处的酒店附近。

      雨势减退。河水泥沙俱下,如黄河之水湍流不息。

      迅速制定救援方案。先向对岸“甩”一条救生绳索,这头绑在粗壮的树上,并铆三处以“牵制”,那头也绑在粗壮的树上,系紧捆牢,一条横贯几十米河面的生命之索在迅疾的河风中不停摇晃。绳索上,又“甩”出两条各二十多米长的绳索,一条挂在张玉霞腰上,一条挂在甘文兴腰上,若出现意外,两条绳索可以救俩人的命。

      张玉霞奋力将冲锋舟推下水。上舟,立冲锋舟头,左手抓绳索,并以半蹲姿势目视前方。甘文兴立舟尾,亦半蹲,左手操舟。

      雨势加剧,噼里啪啦如倒豆子。

      张玉霞挥动右手,下达指令:左斜向45度!

      甘文兴推动操纵杆,转动控油手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水域情况极为复杂。左侧有一道滚水坝,无风、无浪,水流舒缓时,水从坝顶漫过,形成一湾静水,群峰倒映其中,美轮美奂。但河水若泄洪时,便形成巨大漩涡,浪花翻卷之中的“水洞”像滚筒洗衣机的水一样不断翻滚,却不流动,若人被吸住,很难逃脱;另一侧,也有一个滚水坝,侥幸从这边逃脱,会再落入另一个水洞,九死一生。

      冲锋舟在激流中剧烈摇摆并艰难行进。至河中央时,张玉霞调整前进方向;借助水流冲击,甘文兴调整前进动力,并小心翼翼躲避漩涡。经过几分钟颠簸,冲锋舟靠岸。甘文兴未熄火,借助动力将冲锋舟顶死在岸边,张玉霞则将“船头绳”递给先前已送到对岸以承担接应任务的队友,由队友将“船头绳”固定,避免冲锋舟被水流冲动。

      张玉霞伸出手,被困30小时的第一批乘客上舟!

      冲锋舟每次载客不多。获救者后来回忆:“冲锋舟由两个‘菠萝’勇士驾驶,和三个被救者一组,往返两岸间十余次,大约在上午10时终于把50多名驴友全部安全接到了岸上。”

      大获全胜,有惊无险,无一伤亡。两岸欢呼声一片。

      “义务救援,让我从一个女生变成了一个女汉子,在救援队,没人当我是女人!”张玉霞今年38岁,贵州人,个头不高,模样端庄,但干起活来真像个男人。

      在菠萝救援服务中心,有一张“救援地图”:自2014年至今,菠萝救援足迹遍布17省,救援876场,救助9112人;提供技能培训16150场;累计服务524088小时。

    “苦行僧”

      一段视频。菠萝队员在训练,片名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江海之上,雾霭茫茫,波浪翻卷,惊涛拍岸。

      金沙江上。队员开足马力,冲锋舟劈波斩浪,如蛟龙穿越,连续做“S”形动作。

      大亚湾海域。队员驾驶冲锋舟快速行进,浪花淘尽英雄;故意冲向漩涡,瞬间被巨浪席卷、人仰马翻……队员唐旭被狠狠地抛向礁石,幸无大碍。

      广州从化激流。面对重重“路障”,队员驾驶冲锋舟快速灵活地躲避并逆流而上,“落水”的队员在激流中“挣扎”“自救”,或逆流,或顺流,橙黄的救生服在汹涌的白浪中不断隐现。

      潜水。森林防火。地震救援。无人机空投。高空绳索救援。特种车辆爬行。危险化学品堵漏。车辆破拆……一次次,都在挑战他们的体能和技能极限。

      如此强度,吃得消吗?

      “救援工作并不是仅靠一腔热血就可以做得很好,它需要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理念和扎实的技术作为支撑和前提,否则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职业的亵渎。”王治勇说。

      如此拼命,为了什么?

      救援分文不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砸锅卖铁也要干。

      那是为名?

      王治勇获得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2017年11月,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1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还授予菠萝救援党支部“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锦旗、奖章、奖状、感谢信,充栋盈车。

      ——如果以这样的“有偿”标准看待菠萝人,您的格局是不是有些低了。

      王治勇带我上二楼。楼道尽头有间“雷锋纪念馆”,一张巨幅海报上,有年轻的雷锋形象,也有一句话:我要向雷锋学习。

      “一个人的梦想与追求,只有与社会的需求,人们的期盼,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才会有始终如一的动力、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力量。”

      “前10年,我亲力亲为;后10年,我们会不断开发接地气的服务项目,做好事也要不断创新,不创新,好事都没得做!”

      他和他的队员,真的是“苦行僧”,一年四季,虽辛劳而不舍。

      但他们的心,如“山上松”,一年四季,呈葱茏之茂。

      皆天下之好人也!

      (作者:许 锋,系国家一级作家,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