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

    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适宜融合”理念引领 打造孤独症儿童“全支持教育”新样本

    作者:曹漱芹 林云强 金琦钦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1日 08版)

      浙江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于2004年组建特殊教育专业团队,2006年获批浙江省内首个特殊教育学硕士点,2012年面向全国正式招收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2013年获批国家发改委特教专项。2016年成立的特殊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终秉持“胞与其怀,融合天成”的办学宗旨,持续推进高质量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学院现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融合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现场评估,致力成为浙江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头雁”。

      为推动孤独症儿童教育与社会融合,解决孤独症儿童“参与难”“融合难”的社会痛点,学院多年来积极打造“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融合”的专业特色品牌,坚持以专业发展与孤独症研究双向反哺,补齐领域发展短板弱项。学院近五年发表高级别科研论文百余篇,主持孤独症相关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连续主持《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资源库框架研究》和《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学生教育指南编制研究》,编制国内首个《义务教育段孤独症学生发展与促进指南》。

      学院坚持研究与实践双向互动,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区域学校联合共建“新融合教育研究中心”,孵化孤独症教育项目,推进孤独症融合教育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基于我国“培智学校、普通学校和孤独症学校”三类孤独症主流安置现状,学院以“适宜融合”理念为引领,秉持“合理安置、科学发展,尊重差异、适宜发展,消除障碍、最大发展”的原则,建构了适宜于儿童个性发展、适宜于现有安置情境的孤独症融合教育新范式,实现“适宜融合”教育从理论研究向课堂实践的转化突破,致力为世界范围内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提供中国样本。学院相关改革成果获得2021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相关资源被纳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支持了中国和联合国基金会主办的“信息技术支持自闭症儿童教育”项目工作。

    纵深关键能力研究,探清孤独症融合教育目标

      学院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纵深孤独症儿童关键能力研究,探清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目标,解决孤独症儿童“重点学什么、发展什么”的首要问题,为推进孤独症儿童适宜融合教育提供基点。

      坚持孤独症儿童的科学发展观。学院围绕语言、感觉、行为、认知、社交等孤独症发展领域展开全方位探索,形成纵向跟踪数据库,深度描绘孤独症学生发展图谱,为关键能力研制奠定基础。

      坚持孤独症儿童的全面发展观。学院深度剖析国际孤独症临床指南和全国孤独症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调查不同主体对孤独症学生的期望需求,研制涵盖“健康生活”“学习参与”“社会融入”三大目标领域的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体系,指向将孤独症学生培养为自立、自主、与世界共生之人。

      坚持孤独症儿童的适宜发展观。学院借鉴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成果,设计关键能力体系的纵向水平,让每个孤独症儿童都能在健康生活、学习参与、社会融入等关键目标领域上取得明显提升和进步,获得适合自己、适应社会的实际生存能力。

    开发特色课程资源,丰富孤独症融合教育载体

      学院联合多所学校,以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为抓手,以孤独症儿童关键能力为导向,采用“变通、增扩、综合”的国家课程调整路径,打造孤独症儿童特色支持性课程资源库,为推进孤独症儿童适宜融合教育提供载体。

      变通集体性学科课程。学院对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一方面对学科内容作适当的简化、重组或替换处理,另一方面设计与实施基于学科的跨学科主题课程,构建扎实基础、拓展兴趣和开发潜能的进阶课程层次,增强孤独症儿童课程学习的选择机会,强化学科课程育人功能。

      增扩校本支持性课程。学院基于孤独症学生关键能力发展需求,增设“感觉处理”“社交沟通”“行为管理”“学习规划”等校本支持性课程。尊重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提供多阶校本支持性课程内容,如面向培智学校孤独症学生提供初阶“社交沟通”“行为管理”课程,面向随班就读孤独症学生提供中高阶“社交沟通”“学习规划”课程等。

      综合设计生态性课程。学院面向孤独症学校采用“综合设计”路径,在吃透普通学校、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基础上,参照孤独症儿童关键能力体系,综合构建涵盖核心课程、兴趣课程、拓展课程和泛化课程的生态课程体系。

    助推一线课堂改革,创新孤独症融合教育方式

      学院依托“研究者—实践者”协同行动研究网络,全力打造孤独症儿童“全支持”课堂,创新孤独症儿童适宜融合教育实施方式,助推一线学校课堂教学转型升级,推动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真正落地。

      构建系统的“全支持”课堂教学模式。学院基于在浙江省杭州湖墅学校(培智教育学校)、杭州卖鱼桥小学(随班就读学校)和福建省福州星语学校(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深度实践,提出“研读国家课标与关键能力体系—选择单元主题—确定双维目标—整合课程资源—设计课时方案—落实课堂支持—持续反馈改进”的新教学模式,为一线学校实施融合教育提供操作化路径。

      研发可选可用的课堂支持资源工具。依托孤独症儿童关键能力体系,学院研制可观察、可测评的支持性目标清单,形成“学科性目标+支持性目标”的目标结构,助力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发基于循证的“金字塔教学策略选择模型”,涵盖“感知觉管理”“行为强化”“视觉支持和结构化”“任务调整”“新技能教学”五个模块,助力教师落实有效的课堂支持。研发“孤独症儿童课堂支持电子辅助系统”,创建“目标选择”“策略支持”和“环境调整”三大功能模块,助力教师实施新型教学模式。

      推动构筑支持性的“小、中、大”课堂环境。学院推动打造适宜的教室环境,提出感觉兼容、组织明确和视觉清晰的环境调整原则,开发具体的环境支持策略。推动完善友好的学校环境,指导学校根据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建立支持中心,如在培智学校和孤独症学校建立“感官支持中心”,在随班就读学校建立“学习支持中心”,形成“全班教育—小组支持—个体支持”的三级支持系统。推动建设共融的社会环境,助推一线学校、社区、企业、家庭等共创孤独症儿童友好社区,让孤独症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融入社区、积极实践。

    强化专业师资培养,提升孤独症融合教育辐射

      学院以孤独症研究实践为抓手,强化孤独症儿童专业师资培养,提高孤独症儿童教师专业能力,以点带面,提升孤独症儿童适宜融合教育模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提质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学院以培养行业一流人才为目标,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科研训练等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为一线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教育学校输送大量人才。着力建设精品课程,提供高质量的孤独症课程教学资源,目前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主持浙江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2项。建立贯通衔接的“全实践”体系,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一线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扎实推动实践育人,目前签约43个优质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涵盖浙江省8个地市,覆盖全省主要城乡。依托国家专项,建设“儿童发展与教育康复实验教学中心”,打造基础素养(如孤独症儿童智慧教育)、实践素养(如孤独症儿童个案支持)、科研创新素养(如孤独症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三大平台,为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科研创新等提供保障。毕业生在孤独症教育研究和循证实践方面获省级奖项10余次。

      促进孤独症儿童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设有“浙江省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中心”,自2016年开始,建立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2所,提升教师孤独症教学专业能力。2017年以来,学院先后组织开展30余次区级以上的教师培训,参培教师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精品微课课程等成绩。

      推动孤独症教学共同体构建。目前学院已与百余所一线学校建立跨省市孤独症教育联盟,助力学校教师培养和全支持课堂的打造。在学院大力支持下,部分地区内普通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幼儿园协同共进的孤独症全支持模式得以建立,有望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提供“全生涯衔接、全过程贯穿、全社会覆盖”的支持。

      (作者:曹漱芹 林云强 金琦钦)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