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9日 星期二

    不忘初心谋发展 砥砺前行启新篇

    作者:刘卿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9日 16版)

      近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密集访问东南亚,全面落实去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成果和共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中国东盟自从开始对话进程以来,致力于打造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如今双方伙伴关系发展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中国东盟将不忘睦邻友好初心,牢记和平发展使命,劈波斩浪,开辟合作新篇章。

    坚守初心,树立睦邻友好合作典范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依、人文相亲、心手相连。1991年冷战结束,集团政治对峙的阴霾散去,东亚区域合作显露曙光。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东盟抓住历史性机遇,开启对话进程,率先拉开了东亚合作的巨幕,开辟了地区国家间关系新纪元。1997年,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为双方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制度性合作,逆转了冷战期间该地区阵营对抗、冲突,甚至是战争的局面,堪称奇迹。30多年来,中国东盟始终坚守以信为本、以义为先、以诚相待的邻里相处之道,在双方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共同走过了一条真诚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

      30多年来,中国始终将发展与东盟的睦邻友好关系作为优先方向。在东盟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公开表示愿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贸区,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国同东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话合作体制,包括领导人、部长、高官等各个层次。双方迄今已举行24次领导人会议和多次领导人特别会议或纪念峰会。双方建立了外交、经贸、交通、海关、质检、检察、卫生、数字、文化、新闻、打击跨国犯罪、灾害管理和科技等13个部长级会议机制,设立了外交高官磋商、联合合作委员会会议、经贸联委会、科技联委会和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等部门高官会议机制。近10年来,中国和东盟把握时代机遇,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实现了双方关系跨越式发展。2013年中国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21年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出共建“五大家园”蓝图,为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

      时至今日,中国东盟互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成为最富内涵的合作伙伴。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中国东盟共同成长、共同成就、共创东亚经济腾飞的历史。正如习近平主席概括的,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开放包容,引领区域合作发展方向

      中国东盟合作成功的秘诀在于培育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协商一致等区域合作理念,坚定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双方尊重并欣赏成员的多样性,坚持并践行自主自愿的原则,以自由贸易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平等协商推进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以开放心态构建起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中国东盟合作的意义已经超越双方关系的本身,引领东亚合作发展方向。

      中国长期支持并积极参与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双方在东盟地区论坛、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等机制内进行了良好合作,推动发表了两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建立起区域外汇储备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了东亚自贸区建设。在东亚合作进程中,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中国是最早任命驻东盟大使的国家之一。在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的驱动下,东盟其他对话伙伴相继跟进,包括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通过建立11个“10+1”的伙伴合作对话平台,凸显东盟的中心地位和牵头作用,推动区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今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标志区域合作达到新高。通过地区各国的共同努力,今天的亚洲已跃升为发展的高地、合作的热土。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指出,2021年亚洲在全球疫情下率先实现复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断链脱钩论”杂音不断,给区域合作带来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和东盟旗帜鲜明地扛起开放的区域主义大旗,将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国和东盟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全面实施并适时升级RCEP,与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中国东盟合作有机结合,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多边主义、全球化的发展。

    独立自主,打牢亚洲持久和平基桩

      独立自主是中国和东盟各国取得伟大发展成就的重要前提。中国和东盟国家过去都有过共同的苦难遭遇,备受列强侵略欺凌的经历,因而十分珍视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上世纪50年代,在亚洲的土地上诞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有权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内政。本地区探索形成了以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为重要原则的东盟方式,也就是亚洲方式,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安全架构,培育出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的正向思维,为亚洲持久和平的大厦打牢了桩基。

      当前,国际安全危机频发,各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稳定、不安全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冷战式旧思维、封闭式集团政治以及意识形态、价值观对立,加剧国际安全紧张形势。亚太地区也遭受此股逆流的冲击,包括东盟在内不少地区国家受到选边站队的压力。域外势力在经济、产业链、科技合作等领域推进泛安全化政策,甚至将亚太安全北约化,力图肢解亚太区域合作,打散本地区一体化合作进程,推高了地区安全风险。

      中国东盟作为地区和平稳定的支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高度警惕此种逆动,悉心呵护地区安全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避免落入他人地缘政治的算计,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坚决阻止这股“黑旋风”引爆地缘政治冲突,挑起本地区内耗,引发人道危机;旗帜鲜明地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守护好共同家园,守护住和平稳定的底线,把自己的命运和地区的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东盟安全不可分割,双方需要携手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实落地,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加固篱笆。推动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东盟、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10+3”等框架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对话与交流活动,继续深化防务、反恐、海上联合搜救和演练,打击跨国犯罪、灾害管理等领域合作。始终以大局为重,把分歧放在适当位置。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建立共同安全新思维,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砥砺前行,开启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中国与东盟30多年的合作实践表明,越是面对共同挑战,合作动力就越足。无论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应对非典和海啸,双方始终同舟共济、守望相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东盟国家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双方第一时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援,从抗疫物资到举办抗疫经验交流会,从派出医疗专家组到援建核酸检测实验室和方舱医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唇齿相依的兄弟之情和守望相助的邻里之义,树立了全球抗疫合作的典范。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全球经济,也沉重打击地区经济。中国东盟团结协作,加强宏观经济对接,展现了开放合作精神,共同应对危机、走向复苏。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中方和东盟开通了快捷通道、绿色通道,保证抗疫物资的供应。为应对疫情常态化,推动双方经济合作、人员往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疫苗生产、分配上加强合作,推动疫苗可及性,为恢复经济生产活动提供保障。

      新形势下国际和地区动荡因素增多,中国东盟合作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东盟将携手同心,乘风破浪,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双方将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提升政治互信,加强务实合作,弘扬亚洲价值观,深化民心相通。以亚洲方式妥善解决分歧矛盾,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坚定奉行开放发展战略,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推动科技创新合作,激发地区新发展动能。坚持发展振兴的目标,共享发展机遇,共促融合发展。就落实东盟印太展望加强对接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

      站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上,中方将一如既往,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积极贯彻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与东盟携手合作,加快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书写新篇章。

      (作者:刘卿,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