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大别山南麓的丘陵地区适宜油桐生长。小时候,家乡的浅山低岭都开辟成梯地,坡埂则栽种油桐或乌桕。
油桐善解人意,大概是为了方便人们收获果实,它不像梧桐、泡桐那样生得挺拔高大,而是在主干不高处就分出枝杈,杈上再分杈,整个树冠成华盖状。春风拂过,枝头冒出浅黄色的心形嫩叶,紧接着跟出一簇簇花蕾。随着气温升高,油桐的叶子变成深绿色,并显示出油脂般的光泽,摸上去滑溜溜的。暮春时节,千树万树桐花开,远远望去仿佛一幕幕雪瀑;靠近端详,那一朵朵五瓣小花晶莹洁白,红黄色的花蕊点缀其中,娟秀而雅致。
油桐花很美,不过农人更看重它的果实。桐花凋谢了,孕育出一枚枚绿色的果子,长大成熟后,比小孩子的拳头还大,枝桠都被压弯了。入秋,黄叶纷纷飘落,生产队派人来收获果实了。在竹竿的敲打下,一枚枚桐果咚咚地掉落,从坡埂骨碌骨碌地滚到地边的沟渎,同枯叶混杂在一起。生产队收获过后,树上总会残留几个不易掉落的单籽小桐果。这时,我们小孩子就会攀上枝桠去采摘,或者从满沟的落叶里刨出几颗遗漏的桐子,积攒着拿到供销社去卖,可以买回铅笔、橡皮擦或作业本。
桐果表面的果皮同核桃的近似,又有点像椰子的外皮,多丝状纤维,不易剥开。生产队把收获的桐果倒入稻场边的大坑里,灌进水沤上几天,待坑里的水变成绿色,冒出许多明明灭灭的泡泡,就表明桐子沤好了。用大竹筐捞上来滤干,在场地晒上几天,等桐壳咧开了嘴,板栗似的桐籽就会欢喜地蹦出来。
过去,桐籽都是统购统销,先卖到供销社,然后进入榨油厂。
桐油可是好东西,由于附着力强、容易干燥、光泽度好,因此用途广泛,可作为防水涂料用来刷制油纸伞、木盆、木桶甚至是木船。春夏时节湿气重,不适合给木器上桐油,必须选择天干物燥的秋天,将器物充分暴晒,这样上油时才能听见木料吸油的滋滋声。据史料记载,明代郑和的宝船在修整时,每年秋天都要上一次桐油,可见桐油为郑和下西洋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现代文明势不可挡。很快,由化工纺织面料制成的遮雨伞和防晒伞涌入市场,它们款式新颖、折叠自如、携带方便,不需要刷桐油;同时,各式各样、经济轻便的塑料桶、塑料盆取代了木桶、木盆,它们也不用上桐油……曾经有一段时间,家乡人都进城或跑到南方打工,田地因此撂荒了不少,与桐油相关的营生更是不被重视,没有人愿意打理。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原生态的东西越来越受到青睐,纯天然的物品也越来越珍贵。桐油以其耐酸、耐碱、耐热和防水、防腐、防锈等诸多优点,被大量用于车船、渔具、机械、电器等的制作工艺。此外,由于纯天然且气味芳香,用桐油替代油漆的绿色家装时尚正悄然兴起。
“油桐花,油桐花/满山遍野是你家/春风吹来哗啦啦/飘飘洒洒像雪花……”此刻,家乡的儿歌又在耳畔响起,那样好听,那样亲切。
(作者:秦和元,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