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

    社会实践不等于“夏令营”——

    读好“无字之书”有秘诀

    作者:白冰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2日 14版)

      随着2022年暑假来临,又一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序幕。社会实践的范围十分广泛,有结合专业学习的实习、支教扶贫和科普宣传等志愿者服务、深入乡村厂矿开展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性社会劳动、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等。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利用假期深入社会、感知中国,在实践中读好“无字之书”,理应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社会实践育人价值: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我国古人治学修身历来有“知行合一”的传统,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其专业学习、人格塑造、问题解决以及价值观养成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了解国情、形成职业初体验、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暑期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参加农村生产劳动、企业生产实践、群众日常生活、各类志愿服务等,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

      暑期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自信心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指导、个体实践、自我认知等方式,将外在知识与能力内化为自身素质,进而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暑期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合理定位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能够不断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解,增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本领,坚定为祖国和人民不断奉献的精神。

      事实上,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国内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已积累不少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如浙江大学早在20年前,就建立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选派研究生到基层企事业单位集中参加挂职工作。在总结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出台政策,明确将社会实践列入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要求所有学术学位博士生(除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外)均须参加4~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千人百村”大学生暑假社会调研活动,每年都有千余名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通过深入到全国各地乡村实地调研,让大学生体验新时代乡村发展变化,记录最真实的实践故事,调研成果结集为《千人百村调查手记》。

      东北师范大学自2009年以来,将一部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选在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通过“走进西柏坡”“重走抗联路”“体验改革开放精神”等红色教育,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体悟,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报国的坚定志向。

    纠正社会实践曲解:不能简单等同组织夏令营活动

      社会实践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了解社会的平台,促使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可从健全机制、提高认识与畅通合作三方面加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全面了解民情、社情、党情、国情,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先,健全相关机制,注重暑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高校应切实提高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育人价值方面的认识,合理组织安排相关工作,完善各部门职能,提高实践经费等,将暑期社会实践提升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程度,进一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可以将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实习活动结合起来,纳入学校正式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其次,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当前,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不重视、不关心的态度仍然存在,部分大学师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存在一定曲解,简单将其等同于暑期夏令营活动,认为其作用主要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假期的交流互动。因此,未来应加强和完善相关组织动员工作,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学生专业特点,精心设计以创新为导向、以思想教育为重点、以专业知识应用为目的的社会实践供学生选择,使社会实践真正能够与学生所求、社会所需有效对接。

      最后,统筹校内外资源,实现学校、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共振。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学校、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实现育人主体多元化基础上进行场域整合、人员整合和资源整合。学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制定契合多方实际与需求的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不断提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与长效性,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协同实践育人平台。

      (作者:白冰,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