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7日 星期一

    快递小哥:职业自豪感越来越浓

    作者:本报记者 陈之殷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7日 07版)

      【记者观察】

      夕阳西下,位于北京市前门石头胡同的顺丰营业站陆陆续续有人来寄快递。快递小哥刘阔和同事们熟练地把快递装进纸盒里,称好重量,打包封好。这个营业点共有7个人,刘阔在这附近待了4年半,他同事齐南南则工作了6年,都是“老快递员”了。

      五年前刘阔来到北京,想着要比在老家多挣点钱。“开始工作时,我都有点晕头转向。”刘阔笑着说。胡同曲折,有许多小巷子,一不留神就走到窄得无法通行快递车的地方。与他不同,齐南南则从小在这片胡同里长大:“我成长在这里,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一样亲切。”

      快递小哥每天走街串巷,传递的是货物,串起的是人心。齐南南说,有不少孩子找他,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寄去衣服和生活用品;也有老人颤巍巍走到营业点,掏出打包得严严实实的炖肘子,让他们尽快送给儿孙。他们尽可能为片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老人看不清字、不会使用手机,他们就帮忙下单、到老人家里取货。刘阔负责的琉璃厂有许多经营古玩字画的门店,居民搬运货物时,他都会主动上前帮忙,“他们买的宣纸都得有四五十斤重,搬着怪累的,就上去搭把手”。

      这些年,他们越来越体会到社会对于快递员的尊重,职业自豪感也越来越浓。不论是刘阔还是齐南南,说到2019年的春节,还是非常激动。那会儿临近过年,快件很多,刘阔主动来站点帮忙,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来慰问了解快递小哥工作和生活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送来春节的祝福,称赞“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份肯定,让他们干劲儿更足了。总书记来过快递服务点后,齐南南平时和居民聊天,感到他们对快递小哥的认同感有了显著提升。“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话,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把每件快递准时送到顾客手中。”刘阔说。

      2019年,作为快递员代表,刘阔和齐南南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不久前,刘阔还作为代表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国旗传递仪式。“激动,自豪,为中国健儿加油!”开幕式那天,刘阔在朋友圈里分享了感受。

      让他们振奋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更精准的政策保障涌向新就业群体。比如,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界定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范围,合理确定平台企业与“平台网约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规范“平台单位就业员工”的用工管理,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全民参保计划”,增强工伤和职业伤害保障。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针对区域特点,着力解决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8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难题,将快递员、网约送餐员、保安员等3类群体作为重点对象,在落实“维权”和“服务”两方面“向前一步走”。

      现在的前门石头胡同顺丰营业站,已经从建立时的一间简陋小屋成为一个“驿站”,在街道帮助下,陆续添置了沙发、桌椅、药品、雨伞、雨衣、微波炉、消毒用品等必需品,还有满满一柜子的书和体育用品。“不仅快递小哥,外卖员、司机、行人都可以来这里休息,很受欢迎。”刘阔笑着说。

      (本报记者 陈之殷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陆健、吴春燕、董城、丁一鸣、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