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即“山东行政学院”)成立的乡村振兴干部学院,在立足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培养乡村振兴领域的优秀干部,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充实骨干力量,强化乡村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同时,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通过乡村振兴干部学院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了与地方企业、院校的深度合作,为地方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培养优秀基层干部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立足“学教研咨宣”的平台优势,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与烟台等地政府及行业企业合作,共同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打造路径,推动乡村振兴理论学术研究进一步实践化、地方特色化发展,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以阐述理论、提炼和总结经验的方式,不断丰富山东地方乡村振兴建设的科学内涵。
乡村振兴干部学院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和实践作为干部培养的重点,以地方党组织发展为突破口,引导乡村振兴干部在基层党组织中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地方基层组织党员的工作能力,强化基层干部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洞察力和领导力。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不断提升群众组织力和凝聚力。乡村振兴干部学院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培养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学院教师向学员系统阐释解读乡村振兴理论,引导学员领悟基层工作的重大意义,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自身实干能力,将乡村振兴有关理论真正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融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具体过程中。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学院积极挖掘典型案例,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学员不断提升创造力,借助乡村振兴的理论学习和现实实践,强化党性素养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
积极探索校企、校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乡村振兴干部学院与鲁商乡村发展集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深度合作,聚焦乡村振兴领域,探索协同育人。三方在围绕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人才供给和具体实践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当地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干部学院与地方院校、企业开展的三方合作,借助企业在乡村建设中的资源和条件,依据地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进文旅、物流、产业园等特色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地方院校也为三方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专业支撑,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借助乡村振兴干部学院的理论引导,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开展创新实践,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扎实落地。
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同时,三方也积极与地方加强沟通联系,让广大乡村成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和就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一方面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乡村振兴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乡村振兴干部学院开展的产教融合始终围绕着地方农村社会经济建设,为农村的产业链升级和技术革新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按照乡村振兴干部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着力将学员培养成地方乡村振兴的“引路人”,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培养出更多可堪大任的优秀基层干部。
开展院校间交流合作,提升乡村干部综合能力
乡村振兴干部学院积极开展院校间的交流合作,与山东高校干部培训学院等院校建立长效交流和学习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乡村振兴干部培养在高校学科体系中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现了乡村振兴干部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学院借助学科教育资源优势,打破专业、学科、院校的界限,引导干部开展多学科、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优化学员知识结构,筑牢理论基础,让学员能够灵活运用跨学科知识体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培养思路不仅提升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以乡村干部为纽带,带动多学科、多行业人员的协同合作,真正发挥乡村振兴干部的作用,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提高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
乡村振兴干部学院在立足山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科资源的基础上,与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学院加强学习交流,借助山东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科设置,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干部培养的质量,让高校专业的教学条件和实践条件为乡村振兴干部提供专业化、学科化的教学指导,锤炼干部的专业实践能力。
乡村振兴干部学院借鉴山东师范大学干部培训学院的育人经验、依托育人平台,使之成为培养乡村干部的重要教学和实践基地,带领学员干部依托双方资源搭建的合作桥梁,不断强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在多元学科理论和党建理论的引导下,共同筑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扎实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推动各项战略落实落地,为广大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作者:陈明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