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小时候,我就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每逢周末,同样是文物爱好者的父亲会带我逛博物馆,潜移默化中,文物的魅力仿佛牵引着我,带我去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进入全国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从此与长城保护结下缘分。2017年,由于工作调动,我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工作,成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项目负责人。
长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此后,一系列政策逐渐夯实了长城保护工作的基础。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长城的精确长度、分布范围、遗迹数量等信息已明确,科学的长城保护理念也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将考古与长城保护结合起来,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对长城进行保护与研究。比如,文物部门与测绘部门携手合作,运用考古方法,对长城进行断代和性质判定。此外,还采用GPS采集坐标,用激光测距仪等对长城的长度进行精确测量。根据已有的数据资源,我们还建立了长城资源数据库,向社会公布了长城电子地图。
工作之余,我加入了北京民间组织——“长城小站”,科普长城的相关知识,帮助人们树立保护长城的正确观念。此外,我还在编撰《长城画传》,盼望能拿出一本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向大众普及长城的历史文化、保护管理等知识,让大家对长城更加熟悉和亲近。
长城并非尘封于历史之中,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现在,长城的一些要塞逐渐演变成了城镇和村庄,例如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等。希望长城沿线的居民怀着保护家乡、保护家园的感情积极行动起来,让长城因为我们的守护而更坚固、更宏伟。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耿建扩、陈元秋、张文攀、王建宏、宋喜群、王冰雅、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邵金霞、刘思彤、徐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