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0日 星期一

    传承齐鲁文化 非遗绽放光彩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0日 09版)

      淄博琉璃展陈、周村烧饼制作技艺、淄博面塑展示……近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举行的山东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上,8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中华老字号企业进行了展演展销,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现场不仅有热闹的非遗市集,非遗好物直播专场活动更是火热“出圈”,为群众献上一场精彩的非遗盛宴。山东非遗购物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年,已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消费品牌活动。

      为了更好地传播齐鲁文化,此次活动增加了“非遗+直播”的形式,非遗传承人、主持人、网络“大V”齐聚直播间向全国消费者推荐山东非遗好物,直播活动汇聚山东全省各类非遗产品百余款,现场主持人和网络达人展示非遗技艺、品尝非遗美食、讲述非遗故事,与全国网友共同感悟非遗魅力,共赏好客山东之美。

      2022山东非遗购物节将持续至6月30日,在此期间全省各地非遗购物节活动同步进行,第六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组委会办公室助力非遗购物节发放定向惠民消费券20万元。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着眼未来,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动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山东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推进博物馆改革创新,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传承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人评估和管理,强化文物安全督查、考核机制,推进落实土地储备“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文化遗产研究阐释和宣传推广上,山东将全方位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内涵;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验活动,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实施非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进“山东手造”工程,推进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推出更多更富吸引力的文物古迹、革命遗址、非遗场所相关旅游产品。

      淄博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淄博将主动融入“山东文脉”,持续深化文化赋能,实施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突破行动,推进齐国故城申遗、稷下学宫遗址考古发掘,打造“博物馆之城”和“山东手造·齐品淄博”文化品牌,让齐文化可研可学、可感可触,持续擦亮齐文化金字招牌,构建“尼山淄水”交相辉映格局。

      博山区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博山区始终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化“文化赋能”,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和非遗文化的挖掘、创新、传承力度。大力实施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先后对齐长城博山段、颜文姜祠等28个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积极探索“文物+旅游”“非遗+旅游”新模式,以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核心,策划实施重点文旅项目20多个,推出了名人故居游、工业遗产游、文化遗产研学游等10条精品旅游路线,形成了“以用促保”的良性循环。

      在启动仪式上,齐长城沿线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泰安、日照、临沂7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成立“齐长城文化和旅游推广联盟”。齐长城横亘于黄河、泰山、黄海之间,见证了齐鲁大地2600多年兴衰沧桑,造就了瑰丽多姿的文化与自然景观,是齐鲁大地开放、包容的地域象征。做好齐长城保护工作,对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