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中抓住历史机遇

    作者:马忠 达雅楠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7日 11版)

      【读经典 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抓住历史机遇,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辩证法时说,“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指对立面相互排斥或斗争的本质决定了双方沿着相反方向运动,两者相互渗透和依存的特质又为转化提供了可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理解其深刻原理,能够为我们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抓住历史机遇提供启示。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是理解矛盾的一把钥匙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的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这里的“共存”“融合”,揭示了“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原理。

      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转化是与斗争性和同一性同等重要的范畴。研究矛盾转化的客观性、多样性和过程性,对于弄懂辩证法能够起到豁然开朗的作用。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的:“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互相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

      如果说“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则是理解这一代数学的钥匙,它说明了对立是如何统一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共同促成转化,矛盾不是绝对的斗争和“消灭”,而是不断的“生成”和“超越”,是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鉴于转化的这一性质,列宁在很多场合把转化和质变、飞跃等相提并论,认为只有理解了“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透过“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我们可以整体理解联系、运动、发展、环节、飞跃、质变、条件等一系列范畴的有机联系。因此,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总之,联系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看到转化在辩证法中的重要位置。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生动形式和重要条件

      理解“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不仅有助于把握矛盾的属性,更有助于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等领域理解事物发展的生动形式。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正如恩格斯所讲:“转化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无论星云演化、生物进化、地貌变化,或是电磁转换、细菌与抗菌素相互转化等,都反映出转化是不可抵抗的规律。

      不仅“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人类社会也“以其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毛泽东同志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斗争的结果,走向自己的反面,建立新的统一,社会生活就前进了一步。”压迫与被压迫、主导与从属、先进与落后,乃至“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都包含着矛盾主次地位的转化。

      思维作为人类的高级认识活动,在探索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中也呈现出丰富的转化形式。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思维形式之间,都存在联结、转化、推演的关系。列宁曾将有限与无限、真理与谬误、相对与绝对等范畴视为思维无限趋向客体的辩证过程。在认识史上,任何学说总是不可避免地被一种新的、更加科学的思想体系所取代。马克思正是通过纠正黑格尔哲学的“头脚倒置”,恢复了辩证法的合理形式,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转化的丰富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转化是无条件的。条件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影响因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具备正确条件,事物才能向前发展,否则就可能出现倒退。人们应当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为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危与机的转化中抓住历史机遇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环节。用对立面转化的原理思考历史发展时,危与机是最常见的一对范畴。“危”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可以转为“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把握危与机的转化,不但要以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明方向、观大局,更要以精准思维、底线思维把关键、抓具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深刻思考国内外各种矛盾叠加带来的制约发展的问题,勇于开顶风船、运筹帷幄,善于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顺势而为、奋发有为,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下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先手棋”,又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战”,在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以互惠共享化解逆全球化潮流,以科技创新突破技术封锁,以开放包容化解外围打压,以交流互鉴应对文明冲突,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发展的动力,为我们掌握危与机的辩证法创造了典范,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自觉运用。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化危为机和伟大斗争也是内在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伟大斗争不是消灭矛盾,而是居安思危、沉着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存在的各种风险挑战,提高历史主动精神,牢记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斗争中确保安全,在安全中推动斗争,在斗争中推动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观大局、思大势,保持定力,又要不忘危、不忘难,趋利避害,推动转化,抓住机遇,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作者:马忠、达雅楠,均系西安交通大学自然与社会辩证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