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落实的组织保障,作为育人主体,院系学生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更加有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主要从事学校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单位,承担着对全校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构建在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基于学生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融合建设的现状,学院不断完善学生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坚定信念,夯实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基础
学院不断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扎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基础。
学院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强调思政教学工作是首要工作,要重视思政教学,直面当前的机遇与挑战,把教学工作作出成效,推进“立德树人”向纵深发展;开设“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课题,有效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学风和道德建设的精神,弘扬科学道德、营造良好学风。
学院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程,聚焦新时代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把中国尤其是贵州经济发展成就中的典型案例融入课程之中。在遵义等地的传统文化场馆建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
学院召开党支部书记培训会,就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展开深入讨论,明确了更好地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学生党员的目标,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及队伍建设质量的要求与举措;召开主题调研成果交流会,对学生党支部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强化理论学习、发挥支委带头作用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创新形式,拓展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路径
学院在推进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时,注重在出实招、新招、好招上下功夫,改变了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格局,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工作引领“立德树人”工作,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
学院与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通过共建加强学习、共享资源,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提高基层党建水平,达到服务学习、推动发展的目标要求,先后邀请了中央党校等高校及研究院所的教授学者举行讲座,引导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构建”等理论命题。
学院采取“线上+线下+视频录播”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系列专题讲座,鼓励青年大学生承担起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举办“四史”书记第一课活动,全面深化学生对于“四史”问题的认识,教育学生认真学好、用好“四史”,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争做新青年。
丰富实践,打造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品牌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党建工作融入育人全过程,推动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同向融合、互促互进,涌现出一批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有效提升了协同育人的质效。
近年来,学院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个人分散实践的方式织好“阵地网”,在学生家乡灵活开展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志愿服务队,走进基层开展文化教育等问题的调研。
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图书捐赠与阅读指导活动,在加强和巩固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夯实学生们扶贫扶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示范宣讲活动,以互动问答、观看视频、朗读书信等形式,讲活百年团史,启迪青年团员感受红色精神。
学院还通过党建讲堂、交流研讨、理论宣讲、读书会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着力提升青少年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参与感,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强化队伍,激发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动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初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学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真正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成为推动学生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最强动力。
学院举办首届思政理论课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潜心教学,打造高质量思政理论课,为学生们带来更加精彩的人生教育课与思想学习课。
学院邀请多位专家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报告,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帮助教师们掌握基金项目申报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申报成功率;定期举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大会,持续强化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念;积极承办并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论坛,为青年教师搭建沟通平台,鼓励青年教师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
(焦敬超)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