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星期三

    在原始创新“蓝海”中为国效力

    讲述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 王琳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05版)

      【我与祖国同奋进】

      2011年,我响应国家号召,满怀报国之志从海外归国效力。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我从零开始创建了华中地区第一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回国以来,我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培养。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下,我和团队得以长期专注于再生医学原始创新的“蓝海”,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8篇、申请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48项。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科研攻关,我率领团队从我国传统缫丝行业的“废料”中率先成功提取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纯丝胶蛋白,并基于此创新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人体组织修复的新型丝胶生物材料,研究成果受到广泛认可,被誉为“近年来在蚕丝医学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我们的系列原创成果及相关技术转化,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迈入了国际前沿。

      2020年1月,正值武汉疫情最严重时刻,还在哺乳期的我接到火线任务——用最短时间筹建一个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多月时间里,我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核酸检测总量居湖北全省第一。之后,我们又多次驰援全国各地,出色完成核酸检测的支援重任。与此同时,我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相关科研攻关,构建了国际首个结合新冠影像和临床诊断的数据库并研发了新冠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成果已成功应用并入选2020年“GPB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为更精准防控疫情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这些年,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当年一起回国效力的同仁都发展得越来越好,创新成果捷报频传,他们都逐渐成长为各自所在领域的拔尖人才。回望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都特别庆幸自己能回到祖国怀抱,与共和国一起茁壮成长,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参与者、建设者。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作为一名80后海归学者,我深刻体会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性。今后,我将带领团队进一步砥砺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奋力跑出青年一代的精彩和担当。

      (本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