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纵横谈】
文学作品负载着作家深沉的生命意识,汇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在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塑造美好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文学的教育功能,有着深厚的诗教传统。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深爱小说《红岩》,在江姐身上汲取了献身乡村教育的意志和力量。《红岩》创造了一个出版史上的奇迹,60多年来发行量高达上千万册,已经化作一座不朽的丰碑刻印在不同年代读者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奋起前行,充分彰显了文学教育的巨大魅力。
当下的文学遭遇不小的挑战,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文学期刊订阅量不容乐观,传统文学的忠实读者不如以往。信息以几何级式爆炸增长,泛知识内容高速生产,图文媒体形态成为趋势,人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于形式单一的文字,图像时代改变了文学教育的模式。如今,深度阅读逐渐在流失,一批线下实体书店经营困难。中小学阶段,一些孩子被僵化的语文教育败坏了文学的胃口,同时还沉迷于各种电子游戏。即使是在高校的文学课堂中,生搬硬套理论术语去肢解文学的现象也颇为普遍。由于背离了文学审美教育的初衷,不少大学生丧失了通过文学探究现实生活的兴趣。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探索一条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文学教育新路径,努力寻找强化文学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回归文学本身,充分张扬文学的感性经验
文学教育要回归文学的初心,用感性的方式去对待文学。文学教育在整个学校的育人体系中并不缺乏,全日制大中小学都有相应的文学课程,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文学失去了兴趣?
中小学阶段本是一个人接受文学教育的最佳时机,但一些孩子无暇顾及与分数无关的文学审美能力。语文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中强调整本书阅读,着眼于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其本意在于扭转语文课堂弊端,走出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方面拆解文学作品的非文学教育模式,但现实中常常由于课时和学业压力而被忽视。
在大学文学课堂上,文学课越来越偏重于知识论和工具理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复试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形:接受面试的学生随口就能说出一堆深奥的名词术语,娴熟地运用西方宏大理论和话语体系来解析文学,可一旦让他们谈谈某一作品的具体细节,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他们,学生竟然无话可说。个中原因很多,比如各种公共课不断挤占文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大纲任务,老师往往突出文学史线索的教学,而忽视了具体作品的讲解与赏析;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忙于各类证书的考试,没有多少时间去阅读大部头的文学经典。长此以往,学生掌握的只是一种话语理论知识,磨灭了对文学的敏锐感受力,丧失了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因此,文学教育迫切需要回归文学本身,充分张扬文学的感性经验,让学生直面文学所描绘的那种原初的生活境遇,找回自己本真的天性。
适度增加当代文学内容,为当下文学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文学教育要与当下的生活打通,中学语文教育适度增加当代文学的教育内容。目前,中学生除了知道一些与升学相关的文学读本外,其他大量的当代文学经典很少有时间去了解与阅读。中国当代文学聚焦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进程同频共振,反映中华民族在当代的集体精神影像,并且拥有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中学语文教育与当代文学存在脱节的现象,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少涉及当代文学内容,当代文学的创作成就并没有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大多数中学生只知道路遥、余华等几个有限的当代作家,这折射出当代文学研究与中学语文教育理念之间的巨大鸿沟。有学者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学语文教育仿佛有意筑起一道高墙,将当今繁荣的文学时代和它炫目的创造成果拒之墙外。
当代文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当代人不读当代作品,就可能找不到现实的精神根基,有一种仿佛生活在别处之感。人文精神的培育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学语文教育。语文教育除去工具性和知识性教育之外,本质上还是一种文学教育。21世纪二十余年来,接受中学语文教育的学生,有很大比例只会按照语文课堂上那一套程式化思路去阅读文学作品,这制约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兴味,视语文学习为负担,以至于将来即使面对一大堆珍馐佳肴式作品,也感觉索然无味。
当代文学批评家要在文学教育方面有所担当,目光下移,关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主动介入当下文学批评实践,鉴赏、品评、遴选出当代文学经典,积极向中学语文教育推介,让更多年轻读者阅读到当前最好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品尝到最美好的文学佳酿。这样可以给当下文学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也给当代文学学科自身注入新的活力。
驻校作家制度可以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作家,形成文学在场感
高校的文学教育尤其重要,这是文学教育中重要一环,也是文学教育最终显现成效的阶段,关系到整个民族人文精神的塑造。一些学生将来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身上肩负文学教育的特殊使命。而当下高校文学教育有些脱离现实,许多大学生除了学习有限的一两本教材之外,很少涉及新世纪文学,这使得许多学生对于当下生活产生严重的疏离感,影响了当代文学教育的进一步普及与深化。为了弥补这一缺憾,高校有必要推进作家进校园制度,让学生保持对当下文学的兴趣与热爱,培养更多的青年文学人才。
目前,莫言、苏童、毕飞宇、王安忆等一大批实力派作家进驻高校,带来了高校当代文学教育的新景观。长期以来,“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似乎是一句至理名言。然而时移世异,当前中国文学的创作语境已经发生重要变化,文学写作不再是那些“天才”的专利,网络给更多作者提供了发表机遇,激励一大批文学爱好者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文学创作的既定规约和技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无师自通的,没有相应的专业化训练,想成为一个好作家非常困难。驻校作家制度可以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作家,形成文学在场感,获得一种不同寻常的校园文化体验。
毕飞宇在母校扬州大学以“小说沙龙”与“小说课”等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文学教育,就小说的情节、人物、逻辑及时空关系展开论述,逐字逐句点评学员的创作。他将小说创作比作打羽毛球,运动员每打完一球都必须回到场地中心,否则无法统筹全局,难以应付打到球场偏远角落的球。小说创作也是如此,作者必须认真谋篇布局、统筹时间和空间,从而避免时空混乱的弊病,使小说脉络清晰、通顺易读。这种精辟分析与阐发在小说课堂上随处可见,不是每位大学老师都能讲出来的泛泛之谈。
其实,作家在大学课堂讲授文学创作由来已久。比如,沈从文在西南联大开过“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后两门还是选修课,汪曾祺说自己都选了,这对他的文学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作家进课堂可以有效弥补大学文学教育的不足,改变大学文学教育的现状,加强作家与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创作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使高校文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立体的文学教育网络
文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下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有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包括影视、微信、微博、文学网站等各种平台,进行立体化的文学教育,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文学教育的积极性。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带动了梁晓声同名小说的畅销与文学普及;针对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利用音频形式传播文学,在网络平台领衔策划了“文学课”,收听者达到1500多万人次;一大批喜爱汪曾祺的普通粉丝聚合在一起,组织成一个读者公共空间“汪迷部落”,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的主题式文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汪曾祺作品的解读与传播。
此外,还有必要积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诸如举办“文学之乡”的评选,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学周、诗歌节和文学评奖活动等。这些举措在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学人才的同时,也营造一种全民阅读的文学教育氛围,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立体的文学教育网络。
(作者:张堂会,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