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实效,西南大学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性,积极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思政教学的深厚力量,让思政课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
发掘契合性,为两者有效融合提供基础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独特精神品质,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价值理念,适用于思政教育。对此,西南大学在践行培养扎根实践、拥抱时代、承继传统、追逐梦想的时代新人和有思想、懂理论、讲政治、善教育的专业人才等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编制相关教学大纲,为两者有效融合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拓展路径,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学校在组建团队探讨“人性本善”“我固有之”的道德人性根基、“为仁由己”“内向超越”的道德生命精神、“知行合一”“学行不二”的道德实践宗旨等基础上,对比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同时,将两者有机融合贯彻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师德培训之中,用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强调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和职业道德责任。
学校积极开展以“师元文化”为主题的师德培训讲座,让学校学生及教职工通过传统的“师元文化”透视师德,对源远流长的师元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传统孝亲顺长、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与当前思政教育内容的契合度。
寻求关键,为两者有效融合提供助力
思政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传道解惑者,既是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能有效融合的关键。西南大学始终秉承“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办学精神,“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积极构建有活力、有素养、有能力的教师队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提供助力,为培养民族复兴伟业的建设者和献身国家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学校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市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和“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质资源库”等项目,组建思想政治理论研修班、开展师风师德建设讲座、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活动,为思政课教师在职培训、短期访学等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发展支持,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实做细,提高团队化教学整体水平。依托师德师风建设论坛等平台,推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寻访身边的好老师”师范生实践活动及《红色音乐文化》《红色诗词文化》《红色美术文化》《红色影视文化》等红色课程进一步开展与建设,让思政教师在相应文化观念的浸润下、各类教育培训的影响下,构建系统而全面的文化观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出更加专业的指引者。
学校着重强化思政教师队伍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提升,开发“中国传统师道文化”“教师职业道德培育路径”等视频课程,开通“师魂”专题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等,持续推进核心团队自身建设、师德师风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师德师风信息平台有序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
西南大学建立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课程思政”科学评价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估体系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保驾护航”。
(邹佩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