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俄乌冲突爆发并不断升级,中美博弈带来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世界格局重大变动过程中的信息爆炸,不断加剧国内网络舆论场的认知撕裂和情绪恐慌。其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不容小觑,其背后原因值得深入分析。
信息战、舆论战已经成为国际冲突的“标配”。一些国家强势介入信息生产,通过或真或假的信息,对事实进行裁剪、拼接乃至扭曲,熟练地运用全媒体平台开展密集信息轰炸,制造目标国公众的认知撕裂,已经成为舆论战的标准化操作手段。具体表现为通过伪装极深的发起者、无数跟评炒作的推手和精准“爆破”的选题,在全球范围内炮制足以激化局势的真假难辨的信息,不断炒作战争威胁、核威胁,加剧民众的恐惧情绪;利用舆论场民族主义情绪、民粹主义情绪、反战情绪的碰撞,通过引导性观点和猛烈的人身攻击,试图策动群体对立、制造群体矛盾、加剧群体对抗;利用普通民众的知识盲点、复杂情感,企图把目标国的内政问题国际化,如制造谣言营造地区紧张局势,对国内群众的安全感和稳定的社会预期产生不良影响。
信息生产主体鱼龙混杂。“情绪在前,事实在后”的后真相时代,呈现出“情感高于理性”“立场高于事实”的网络舆论场特质。部分自媒体账号过度追求点击量,为博眼球不断助推煽情信息传播,使得煽情主义大行其道,加剧公众的情绪对立。一方面,自媒体利用公众的善良情感,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法将图片或视频素材二次编辑发布,利用境内境外信息差和语言差,以颠倒黑白的解说激发公众的“感动”情绪、“愤怒”情绪,引爆舆论场流量,如“乌克兰父亲泪别女儿与俄军作战”“基辅老妇人被空袭炸伤”等自媒体炮制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自媒体抓住舆论场中“一炒就热”“一点就着”的敏感议题,如煽动调侃战争的低俗言论、歧视女性言论,提炼其内在敏感点并予以扩大,将“收留战乱中的乌克兰美女”的不当言论与国内一些新闻事件联合炒作,不断刺激社会情绪,在国内国际舆论场造成不良影响。
全媒体信息串流叠加信息茧房的总体环境,加剧了信息的深度阐释、全网分发与观点、情绪极端化,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了认知撕裂。研究表明,具有话题性的信息内容,不仅会得到专业媒体的报道,也会被大量机构或个人进行二次创作并分享到各类平台上,比如以文字形式分享到微博、知乎等平台,以视频形式分享到短视频平台。创作者在对信息进行深度阐释的同时,也容易因为缺乏专业训练、过度解读,使后真相时代的信息特性更为凸显,使平台用户更容易受到内容倾向的操弄,产生过激情绪和行为。算法驱动的网络媒介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窄化与观点情绪极端化。真真假假的信息经过算法推荐给普通网民,不断加深网民的态度偏见和观点极端主义,导致极端倾向的形成与极端心态的固化。与此同时,互联网为部分原本可能彼此孤立的极端情绪者提供了低成本的相互寻找和辨识的平台,由此建构起聚集和互动网络,进一步强化了极端情绪的影响力和群体意志的扩散性,给网络舆论场带来不容小觑的社会心理压力。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复杂调整,各种事件、议题、态度、情感、价值取向都在信息爆炸的网络舆论场中纵横、博弈。多元观点的产生是必然的社会现象,也是正常的社会情绪表达。但值得我们警醒的是,舆论场的极端认知撕裂,不仅窄化着我们的外交空间,也正在对社会稳定、民心安定产生负面影响。理解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加强自媒体监管与监督,动员平台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凝聚社会共识,弥合认知撕裂,应当成为当前网络舆论场引导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郑雯,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