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9日 星期日

    用法理情守护千家万户的“和”

    讲述人: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法院特邀调解员和正

    作者:本报记者 张 勇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9日 01版)

      【我们的新时代】 

      丽江古城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我是古城居民中小有名气的老法官,大家都叫我“和老师”,因为老百姓信任我,彼此很亲切。

      古人说“家和万事兴”。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和”的最高司法境界。法院如何守好基层矛盾化解的最后一道防线,考验着我们每个法官。

      两年前,当了17年山区教师和25年法官的我,从丽江市古城区法院到站退休了,心里很失落。因为我对法院很有感情,法院几乎所有庭室工作我都熟悉,全国第一个旅游专门法庭(束河法庭)我也干过。没想到区法院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又请我重新披挂上阵,于当年10月专门成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和正特色调解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诉前调解。

      我最难忘的调解,是去年七河镇新民村的一个变更抚养权案件,两个老人的儿子去世,儿媳改嫁外地,孙子从小由老人抚养至8岁,儿媳又回来要带走孩子,老人不答应,于是儿媳诉至法院。我开私家车跑20公里到村里老人家里调解,从上午到傍晚,终于达成协议,儿媳带走孩子,并给老人补偿。此案体现了情与法的矛盾,人情要服从于法律。

      短短20个月,我调解结案1038件,成功率100%,当事人评价都是五星。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多数握手言和,他们带着怨气来,甚至剑拔弩张,最后都心平气和离去。去年10月,我成功调解了丽江某小区109户业主与某开发商之间的收费纠纷。业主原来多次集体上访,第一次在调解室调解时双方激烈争吵。在我多次耐心调解下,目前双方部分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在一起建筑合同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我运用“云解纷”平台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成功化解了这起案件。因为许多当事人在外地,疫情期间不便到场,我调解的案件90%都是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从事法院调解工作24年,我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坚持调解不和稀泥,不能以牺牲公平正义为代价。每当依法判决了一个案子,每当成功调解了一个纠纷,权利得到维护,正义得到伸张,就是我最高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本报记者张勇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