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谈】
“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知名绘本画家芭芭拉·库尼的这段描述十分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绘本中图画与文字的紧密联系。
绘本,特指以绘画艺术为主,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叙述故事的书籍。它不仅是“画出来的书”,也是文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载体。绘本创作可承载中国画、水彩画、钢笔画、铅笔画等多个门类的绘画形式,且带有画家鲜明的个性风格,因而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儿童绘本作为绘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面对的特定读者群体,需要创作者站在儿童的视角,构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审美喜好与成长需求的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获得德育、智育、美育的多重收获。这极大考验着创作者的艺术创造力与故事创编能力。
对于中国儿童绘本画家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如何在儿童绘本创作中运用中国符号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让孩子们浸润其中,健康成长,是当下儿童绘本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许多优秀儿童绘本作品中,我们能够欣喜地看到艺术家们为此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
培养“爱人”的精神品格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对孩子们来说,尊重生命,学会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是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课。儿童绘本作为“启蒙老师”,其责任就是要以美的方式上好这一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的种子。
试看绘本《猫先生和小小人》,作品中流淌着满满的童真和对仁爱品格的诠释。故事将人与猫的角色进行互换,通过猫的视角让孩子体会人生中的陪伴与离别。这种温暖与苦涩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通过绘本画家王宇葳笔下的画面和文字直抵人心。作者将“猫先生”和“小小人”设计为胖嘟嘟的可爱形象,以吸引小朋友的阅读兴趣。精心编织的奇幻故事隐喻现实生活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每一个来到我们生命里的小动物都是我们人生中值得珍惜的伙伴,善待它们就是尊重我们的每一段旅程。
以角色互换和拟人手法制造情感共鸣,是儿童绘本创作中常见的叙事模式。无论是人物间的互换,还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小读者在换位思考中体会他人的感受,了解生命的可贵,同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情绪,仁爱之心也在此刻生根发芽。
同样是诠释“仁爱”的主题,绘本《春神跳舞的森林》则以改编民间神话传说的方式,为我们演绎了一段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主人翁阿地用智慧与善良带领动物们保护家园,随着一场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冒险徐徐展开,朋友间的团结协作、家庭中的爱与责任等主题也缓缓流淌出来。
图文布局设计是绘本创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创作绘本《春神跳舞的森林》时,严淑女、张又然两位作者分别负责文字与绘图。为了让绘本更具“可爱”的视觉特质,创作者巧妙地在文字旁的留白处错落排布了树枝、小鸟等故事中的元素,将图与文自然地衔接在一起,为画面增添了充满趣味的细节。此外,关于儿童绘本图文布局的创新设计还有很多,如绘本画家几米在作品《如果我可以许一个愿望》中将文字处理为不均衡的斜线排布,以呼应剧情的紧张气氛,使故事的阅读更富有节奏的起伏;绘本画家蔡皋在创作《百子纳福》时,创新地将表现落雨的拟声词错落点缀在人物周围,且疏密有致,生动营造出孩子们在雨中嬉戏的欢乐氛围。在创作者们的精心设计下,那些关于爱与成长的温暖故事,以孩子们最喜爱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他们带去美好的文化初体验。
激发“爱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中国革命历史更是波澜壮阔,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铭记历史,砥砺前行,鲜活的民族历史和英雄事迹同样是儿童绘本创作的宝贵题材。较为严肃的历史故事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小读者面前,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和喜爱?这需要创作者在掌握娴熟的艺术技艺的同时,能够具备对历史故事进行精准提炼和再创作的能力。
由于大武创作的绘本《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故事围绕那条见证了北京城市沧桑巨变的中轴线展开,分别以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间节点作为主要坐标,既展现出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景观之美,又将地理和历史知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城市历史发展的厚重内涵。除了精彩的故事,该绘本给读者们最深的印象就是“美”。一幅幅色彩缤纷且构图别致的对称大场景,无不诉说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庄严与华美。
再看刘何跃创作的绘本《洞》,作品以丰富的想象重构了“重庆大轰炸”这段让人无法忘怀的民族之殇,讲述了两位小朋友在纵横交错的防空洞中找寻“生命树”遗失的四种美德的故事。作品精准提炼出革命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并为其披上充满想象力的外衣,既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又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让人不忍释卷。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感受历史的温度,理解和平的意义,并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革命精神的鼓舞。
儿童绘本创作不仅是一次对设计思维与绘画技能的磨炼,更是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与童真对话的过程。优秀的儿童绘本是孩子童年的启明灯,陪伴他们走过一段段心灵的奇旅,同时也为成年读者带去反思、教育和启迪。近年来,中国儿童绘本创作体现出的越来越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与空间。这也促使儿童绘本创作者更加自觉地增强传统文化素养,在磨炼艺术技艺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与理解力,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让儿童绘本真正成为儿童了解中国文化、亲近中国文化的窗口与桥梁。
(作者:李曼丹,系绘本画家、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