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高中时,我就开始参加机器人竞赛。从那时起,我把目光锁定在了创业这条路上。博士毕业前,我和伙伴们成立了一个团队,做特种机器人项目。没想到,刚开始就接到一个“大活”,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并交付一套调度系统和100个智能公交终端、车载监控系统。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硬件软件的研发测试,整个团队在实验室住了下来。三个月时间里,所有人拼尽了全力,终于干成了。大家都高兴得蹦了起来。
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不少国际国内机器人竞赛。多亏了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研发资金资助、参赛差旅资助,我们才能降低试错成本、解除了后顾之忧,在竞赛中不断提升本领,结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创业初期,没有场地也没有资金,学校无条件地提供场地、实验设备、机械电子类材料,让我们的启动门槛大大降低。学校对我们的重视,深深影响了我们公司的人才观。一般创业企业都喜欢招有经验的人,而我们更倾向于招具有成长潜质的应届生,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他们。所以,过去5年间,我们公司共招募了500多名应届毕业生。公司在人员培训、访学等方面的投入不设上限,只要员工愿意学、愿意成长,我们都支持。
其实,作为创业者,我和求职者有很大相似之处。如果不能锚定使命和愿景,很容易在多变的环境中迷失自己,跟着风口跑;风口一消失,就失去了竞争力。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看,大学生应尽早确立人生理想,在理想的牵引下,抓住大学这段人生成长的黄金窗口期,培养过硬本领和学习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为自己创造幸福感、成就感。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王跃军、杜克成、徐梦玲)